第五一九章 全劇終(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三期的嘉賓是譚靜,大眾知名度頗高的一位國家隊選手。
在上一期節目中交給韓試的任務,是讓韓試就《音樂國》的下一站目的地寫一首歌,並沒有別的附加限定,後來撒寧調侃說太放水了,於是又加上了一條把長安的地標之一大唐不夜城寫進歌中去。
韓試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想到了唐朝樂隊。只是唐朝樂隊的搖滾與《音樂國》的偏傳統範實在不搭了些。
就算改編都難以下手。
現在音綜與網紅動輒就將流傳經典拿來改編,美名其曰展現音樂上的創作才華或新意,但大多數時候不是縫合怪就是瞎糟蹋,真當觀眾心裡沒數麼。
撒寧的話聲一落,螢幕前的觀眾們一下子期待值爆滿,不管怎麼說又將白嫖到韓試的一首新歌,並且是現場版,賺大了。
舞臺的場景變動,從暗色調的大西北地貌轉成了富麗堂皇的宮廷風,臺上的大螢幕同時切換,鏡頭裡竟然出現了大唐不夜城的實時景象,一片人潮湧動與燈火輝煌。
高科技的運用把舞臺的視覺效果放大了無數倍,一時讓觀眾有如身臨其境,超近距離超大視角地清晰俯瞰著不夜城的全貌。
伴奏悠悠響起,螢幕前的觀眾猛然睜大了眼睛。
嗩吶。
大名鼎鼎卻在一眾音樂節目中登場機會並不多,在流行樂的編曲中尤為罕見。
因為堪稱民樂之王的嗩吶,不僅自帶充滿鄉土氣息的氛圍感,而且極具辨識度與穿透力的聲效簡直就如聲樂裡的流氓,能把別的樂器輕鬆壓制得死死的。
用嗩吶當伴奏,不是鬼就是神。
千年琵琶萬年箏,一把二胡拉一聲,嗩吶一響全劇終。雖然嗩吶的藝術生命力十分出色,但敢將其運用到流行樂的舞臺之中,如果不是即將出場的歌手是韓試,觀眾大概忍不住提前吐槽一聲不知死活了。
《黃土情》,演奏者胡海泉。
字幕緩緩出現,螢幕前的觀眾被吊足了胃口。
一邊好奇韓試的新歌如何玩轉嗩吶,一邊疑惑介紹欄上的資訊,怎麼像是嗩吶獨奏。
前奏一過,獨領風騷的嗩吶聲就漸漸和光同塵,大開大合的伴奏加入了多種樂器,同時又一行字幕閃出。
《燈火裡的華夏》。
【燈火裡的華夏
青春婀娜
燈火裡的華夏
胸懷遼闊
燈火漫卷的萬里山河
初心換回了百年承諾】
韓試改了一部分歌詞,把眾多舉世皆知的長安意象鑲嵌了進去,配合科技感滿滿的大屏畫面,越發讓螢幕前的觀眾有了徜徉流連在長安街頭的感覺。
副歌的視野一下開啟,洋溢著大國自信的心潮澎湃,舞臺上兩人的合唱堪稱完美。
韓試採用的通俗唱法,深厚紮實的唱功觀眾們早已見怪不怪,譚靜的民族唱腔,穩到幾乎沒有瑕疵,觀眾們同樣沒有感到過多的驚豔,畢竟譚靜在一眾國家隊選手中都是眾所周知的實力唱將。
但兩人湊都一起,你來我往的對唱,卻產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牽引住了所有聽眾的心神。
兩人棋逢對手的飆歌,讓螢幕前的聽眾忍不住心裡直呼過癮,找到了主旋律的正確開啟方式。
“突然發現民族唱法好帶感的。”
“譚靜老師不愧是文工團的臺柱子。”
“又發現一枚寶藏歌手,太讚了。”
彈幕爆炸,鑑於韓試被誇了好多期都快詞窮了,網友們的彩虹屁乾脆對著譚靜瘋狂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