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三章 被掏空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章山也是沒轍了,只能讓韓試勉為其難地趕鴨子上架。
因為《音樂國》的策劃思路很清晰,前兩期節目由古及今,追溯了從《詩經》流傳衍變到當今的華夏風,接下來的幾期則會放在傳統音樂的多樣性方面,除了每一期展示的器樂演奏之外,最富有代表性的無疑就是琳琅滿目的民歌了。
至於節目的收官階段,把《音樂國》真正地推出去,在海外進行有影響力的實地演出錄製,則一半在籌劃一半尚屬於野望,看反響見機行事。
計劃很通透,但真正操作起來卻相當不容易。
就如眼下的第三期。
民歌由於通常對唱功的要求比較高,以及天然帶著一股子與流行樂不同的“土味”,許多因素導致國人對很多民歌耳熟能詳卻興趣缺缺,往往只會在主流晚會上偶爾瞅一眼。
事實上,就算以韓試的恐怖人氣,都不怎麼帶得動,《我的祖國》到現在差不多都變成了韓試作品裡的冷門歌曲。
所以章山在兼顧節目風格與宗旨的前提下,不免就有了收視上的顧慮,尤其民歌的主題一期節目是萬萬容納不下的,連續幾期下來若是沒有足夠精彩的地方,觀眾會不會走人真不好說。
萬一搞成聯歡式的報幕加演唱,讓螢幕前的觀眾昏昏入睡,章山就崩了。
怎麼把觀眾不怎麼感冒的民歌內容做出彩,又不用有失節目格調的盤外招,章山只能把念頭動到了表演者身上。
準確地說,就是韓試。
誰讓韓試就是《音樂國》的最大排面呢?
況且第三期的嘉賓是一位民族唱法的國家隊女歌手,一向走端莊大氣的路線,綜藝經驗差不多為零,讓她唱歌妥妥地鎮得住場子,別的方面卻不一定豁得開。
在她與韓試之間誰來挑起增加節目看點的重任,章山迅速就很愉快地就作出了選擇。
然後韓試就悲催了。
本來就趕的錄製程序雪上加霜,在寫歌編曲與彩排錄製的緊湊工作上,又按上了一個臨時抱佛腳學習新技能點的任務。
第一天在長安的大唐不夜城放鬆了不到半個晚上,韓試的第二天就進入了暗無天日的時光,除了吃飯睡覺都沒怎麼走出過排練室與演播廳。
剛開始時韓試尚抱著新鮮感對一門之前接觸不多的技藝興致勃勃,到了後面陷入枯燥的迴圈練習,胳膊都隱隱痠痛了起來。
幾天下來感覺整個人身體都被掏空了。
節目組的所有人都不免驚詫和佩服,現在的藝人可不得了,三個粉絲就得一個連隊的保安護駕,稍微加點工作量就叫苦連天抱怨不迭,若是在韓試一樣的年紀達到一樣的地位成就,怕不早就上了天了,仍能踏踏實實任勞任怨的真不多見。
有時章山都忍不住出言:“柿子,也不用太拼了,能完成就行。”
畢竟任何一項源遠流長的技藝,都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天裡就徹底掌握,章山只用韓試可以達到在舞臺上呈現的要求就好。
韓試懷疑章山在得了便宜賣乖,可是沒有證據:“章導,難道你真的願意我就弄一個花架子,跑臺上耍帥去糊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