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好高階,詞與曲都絕了。”

“《音樂國》拯救了我的審美。”

“編曲超級贊,聽得我熱血沸騰。”

“韓大叔太適合唱大開大合的歌了,換一個人估計很難有一樣完美的效果。”

“節目組真的很用心了,第一位嘉賓就是在隔壁拿過歌王的大神。”

“不知道今天會出場幾位嘉賓?”

“有沒有古琴獨奏哦,我喜歡古琴,很期待國樂大師們的現場演奏。”

“根據時長進度條,韓大叔應該不止一首歌。”

韓三石的演唱完畢,現場掌聲湧動,撒寧開始串講,彈幕上又變得嗚嗚泱泱了。

可出乎網友們的預測,接著上場的人並不是韓三石。

龔娜身穿一襲白綢服飾、挽著仕女髮髻出現在了舞臺中央。

如其中一位觀眾所願,龔娜的身邊放置了一把古琴。

但古琴並非獨一的伴奏樂器,舞臺的後方佈置了一件大陣仗,編鐘。

“好傢伙,編鐘都出來了,節目組殺瘋了?”

編鐘作為一種古老的打擊樂器,在如今的舞臺上真的難得一見。

主要原因就是成套的編鐘比起別的樂器是個龐然大物,使用成本過高。

“龔娜老師,仙女歌手!”

“節目組莫非打算在第一期就把所有嘉賓都拉出來亮相?”

龔娜,知名民族樂女歌手,一度以神曲出圈,以怪異的美聲唱法與略浮誇的表演風格紅遍一時,但唱功是公認的強,實力足以稱得上歌唱藝術家。

“龔老師一旦唱有詞的歌,絕對大魔王級別的。”

“我忽然想聽柿子和龔老師合作,或者柿子獨唱龔老師的無詞歌。”

“我去,想想就好喜感。”

“照現在的架勢,待會兒柿子是不是也一身漢服,翩翩貴公子的打扮,唱一首文學名作的改編?”

“柿子的古裝帥到犯規!”

“搞清楚重點!我的意思是,如果所有曲目都是類似形式的話,《音樂國》豈不是和《經典詠唱》以及《國樂盛典》大同小異?”

咦,好像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