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對著劇組的定妝海報大飽眼福,韓試飾演的飛流造型讓人讚不絕口,對《琅琊榜》的期待值進一步提升,可作為網友們誇上天了的物件,韓試的心裡一點都不美。

打戲在武術指導的設計下,看上去威風激烈極了,實際上拍攝過程中慢吞吞的,有時一個動作就要擺弄半天,根本就不好玩。

輕功就別說了,沒有任何拍戲經驗的韓試,自然沒體驗過威亞的痛苦,在上面吊個半天,不僅沒體驗武俠裡飛簷走壁的快樂,一天拍下來膽戰心驚、腰痠背痛,腹部和大腿都不好受。

最麻煩的是演技。

飛流在劇中的設定是一個智力受損、武力高強的少年,臺詞非常少又行為稚氣,支撐起形象的關鍵就是眼神。

眼神呆滯無光了不行,演成一個地地道道的傻子就崩了;過於靈動了顯然又不符合,眉眼飛揚不是飛流的人物特質。

飛流一舉一動中的稚氣與對梅長蘇的依戀,在演繹中同樣不好把握,用力太過會看著油膩,並且容易變成純粹的賣萌,太收著了又會顯得僵硬,畫風尷尬。

飛流演好了是一個非常討喜的角色,在餘歌、王楷一眾實力演員的眼裡演好很輕鬆,甚至李青都可以輕鬆駕馭信手拈來。

除了演技蹩腳到略等於無的韓試。

看著韓試每天為演好角色苦惱,劇組一眾人都有種找到了平衡的感覺,心說總算見到了韓試不擅長的一面,並非十全十美的天才。

漸漸相互熟悉之後,眾人都瞭解韓試的性子了,餘歌與王楷以及一些熱心的老戲骨就每每藉著切磋演技的名義,對韓試好一番調侃。

其中李青最熱衷了,一沒自己的戲份時,輪到韓試出場就在邊上暗戳戳地打趣,美名其曰幫助隊長。

一群圈裡的實力派演員圍繞著,是個人都會受到薰陶,何況餘歌王楷尤其是一些老戲骨,不光是說笑,往往都能講到點子上,韓試的演技可謂進步飛快。

離成為一名貨真價實的演員差的遠,但漸漸把飛流演到能讓吳奇達透過卻沒什麼大問題了,韓試ng的次數在不斷減少。

以韓試的風格,雖然平日比較懶散,但一旦在做的事情,就會盡所有的能力做到可以達到的極致。

不過演技的飛躍只是順帶的,趕鴨子上架的出演了飛流,韓試在拍攝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導演的認知與提升上。

韓試的意圖格外清晰,就沒想過成為一名真正的演員,或許將來像吳奇達一樣,興致來了才會在戲裡客串一把湊個數。

導演,是韓試心血來潮嘗試並越來越感興趣的目標。

在吳奇達之前的一番指點後,韓試的目光就不只是盯在攝像機上了。

跟著吳奇達學習以及演戲之餘,韓試一有空就會去仔細接觸劇組裡的所有部門,像服道化與別的幕後工作,幾個月裡都摸清了一些皮毛。

讓韓試很佩服的是吳奇達對細節的精益求精,簡直到了挑剔的地步。

像《琅琊榜》的服裝,男子與女子、老者與年輕人、什麼地位與什麼場合,應該穿什麼服飾,幾乎都做到了真實度的極大還原。

道具、場景、臺詞中的稱謂與人物間的乃至一個坐姿,都同樣講究無比。

比不上歷史考古,但絕對秒殺了無數動輒穿幫的古裝劇。

可見吳奇達能成為武俠與古裝劇中名聲極響口碑極好的名導,不是沒兩把刷子的。

韓試在導演之路上,第一次執導就能與吳奇達聯合導演,賺大發了。

……

四月進組,九月殺青。

接下來就是後期製作、上報審批、選擇播放平臺以及宣傳播出了。

《琅琊榜》沒開拍時就受到了巨大關注,超強的主創班底讓外界對《琅琊榜》的行情普遍看好,戲沒拍完就已有不少上星電視臺和一線影片網站表現出不小的興趣,所以找到買家應該不難。

宣傳上到時餘歌王楷劉桃李青主要演員是主力,加上幾大投資方影視公司的配合,完全不用擔心。

後期製作才是重點。

一部戲拍出來只能算完成了一半,剪輯、特效、配音配樂做出成片是第二步,發行是第三步。

成為熱門劇的話,發行就囊括了海外播出以及衍生產品開發多個內容,像很多大火電視劇就改編制作成了遊戲。

不過現在談之甚遠。

殺青宴一結束,韓試就跟著吳奇達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後期製作。

剪輯由吳奇達主導,剪輯師輔助,韓試當小學徒。

配樂上,主題音樂與背景音樂都一股腦兒丟給了韓試,配音與音效由專業配音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