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韓試一有空就在江城和芙蓉市之間兩頭跑。

沒辦法,雖然文餘業總是像個慾求不滿的中年男人一樣性情古怪,但在製作上卻很有一把刷子,還不時能給韓試提出一些精闢的意見。

而且兩人合作了這麼久,多少有點郎情妾意了,用著順手。

韓試只是為了《歌者》做準備,想要挑出最合心意的歌,卻不知道他三兩天冒出一首新歌,而且通通是質量極高的歌,讓文餘業簡直驚為天人,後來完全麻木了,幾乎想挑個刺都底氣不足。

韓試同樣底氣不怎麼足,尤其是在知道了與自己一同首發的其餘六名歌手名單以後,壓力更大了。

六人全都是已經聲名鵲起的實力唱將,韓試感覺光從演唱實力來說,自己搞不好真的有一輪遊的尷尬。

現在他最大的優勢,自然就在於腦子裡的無數金曲。

好在《歌者》的競技規則改來改去,越改越寬鬆,如今已沒有了只能唱兩首自身作品的限制。

不然要把希望放在改編和翻唱別人的歌上面,韓試的希望估計更加渺茫。

即便如此,韓試依然並不輕鬆。在七人實力並不懸殊的情況下,觀眾投票時面對好幾道念念不忘的聲音,名氣、情懷、受眾的廣面,這些因素都會促使觀眾投給情感上更為親近的歌手。

名氣上韓試並不差,但不是純粹來源於歌手的身份,所以比起另外六名已被認可的唱將,他天然在觀眾的信任上薄弱了一層。

情懷這種東西,對投票的判斷影響巨大,可韓試的歌在觀眾心中毫無基礎。

《歌者》的舞臺是殘酷的。被淘汰了的歌手們,通常會得到一句“你已經很棒了”的安慰,可在一眾優秀同行之間,誰會不想成為裡面最棒的一個?

哪怕韓試好勝心很弱,也不能例外。

所以他在《歌者》上的首唱,自然要竭盡心思。用文餘業的話說,唱得不錯是沒一點用處的,在先天的劣勢下,他必須先聲奪人,一鳴驚人,表現得非常驚豔才行。

不過文餘業也難得安慰了一下,韓試手裡的新歌也是一件大殺器。

因為《歌者》已經有KTV金曲比拼的詬病了,韓試如果每期一首新歌,至少比其餘歌手更容易戰勝觀眾的審美疲勞。

用新鮮感來對抗情懷,是韓試在節目裡走久一點的突破口,也是最為正確的開啟方式。

《歌者》舞臺上,越往後越考驗選曲,因為所有唱法都被大家吃透,大家都瞭解你是什麼樣的歌手了。你必須不斷給現場觀眾和螢幕前的觀眾呈現新的東西,讓觀眾始終保持期待。

同樣存在感也格外重要,說到底,這總歸是一個綜藝。有些歌手參加完了《歌者》,在大眾心中什麼印象也沒留下,差不多是可有可無的背景板選手。而有些人即便唱一兩首歌就走人了,卻照樣崛起,出了節目就大火特火。

韓試哪有想這麼多,他現在頗為躍躍欲試,也只想著多呆兩期。

而隨著《歌者》的開播越來越近,宣傳逐漸啟動,網上對參賽歌手的議論與猜測也開始甚囂塵上。

芒果臺的尿性,公佈首發陣容也跟便秘似的,隔幾天才擠出一個來。蕭雨神、袁薇、張捷的加盟一個個宣佈,網友們支援與反對的人一邊吵吵,一邊極為期待後續的選手出爐。

十月底,網友的關注聚焦在了最後一名歌手身上,從退隱多年的老一輩猜到了紅極一時的新一代,芒果臺吊足了胃口後,韓試將以首發身份登上《歌者》舞臺的訊息也終於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