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茹提出粉絲的事不用韓試操心,韓試在回江大前,想了想還是發了條微博。

配圖是從張紫楓以前的微博裡偷來的,一個動漫人物,鼓起胳膊的小男子漢形象。

意思不言而喻:我已經不是個寶寶了!

粉絲們的注意力果然被分走了一部分,張紫楓也很快就點贊,不過韓試發完就沒管,自然完全不知道。

回到學校,不僅三個舍友、同班同學,甚至在路上遇到的學長學姐,都不斷打聽韓試在《歌者》第一期的競演名次,紛紛表示整個江大都是他的堅強後盾。

“可惜芒果臺不給你們投票權。”韓試搖頭失笑,“節目規則要求保密,你們不要試圖破壞我的職業操守。放心,至少第二期我肯定仍然可以參加的。”

小木聞言都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歌者》第三期才開始淘汰……”

韓試不為所動,守口如瓶,進入了按部就班的校園生活模式。

江大的大一課程不算緊張,有時一天就一門兩節課,所以韓試大部分時間都出沒於圖書館,或者滿學校地去蹭課。

沒到幾天,哪怕韓試再低調,他的行動路線就基本被江大精力過剩的女生摸得一清二楚。

韓試蹭課成了江大一條靚麗的風景線,從哲學到歷史,從心理學到社科,興之所至,拔足而往,凡是有興趣的課就會去瞅瞅,蹭到哪裡就會把一堂課變成了公開講座,教室裡的人都擠不下。

上課的老師們喜出望外之餘不免哭笑不得,大概沒想到在江大教了不知多久的書,到頭來居然沾了個學生的光,在學校裡火爆了一把。

圖書館工作人員也驚奇地發現,每天入館借書和自習的人忽然增加了很多,好像在這個金秋的末尾,放任了快半個學期的同學們幡然醒悟,一下子學習熱情高漲了起來。

江大的圖書館環境很好,窗明几淨,每一層的借書室都是一半排列著分門別類的書架,一半放置著閱覽桌供同學們看書和學習。

韓試沒課或者沒找到想去蹭的課時,在圖書館裡一呆就是大半天。置身其中,只有翻動書頁的輕微聲響,鼻子裡隱隱有淡淡書香,整個人都能沉下心來。

當然,圍繞著韓試周邊書桌而坐的女生們,到底有多少心思用在了手中的書上面,就很不好說了。

或許有些文藝的學姐,一個下午腦子裡就已經構思完了一本,以自己和韓試為男女主的小說,纏纏綿綿,不可描述,令人臉紅心跳。

韓試幾天裡主要是在看一些音樂方面的書,樂理其實已經掌握得不錯,可之前和文餘業以及梁喬波這些業內資深大佬交流時,仍舊有感到了深深的水平差距。

自己當一個歌手綽綽有餘,做一個專業音樂人卻力有不逮。

不過今天韓試看的是偶然間翻到的一本紀實小說,講的是一位上世紀華夏戲劇家與法蘭西外交官的愛情故事。

《蝴蝶君》。

故事悱惻又離奇,非常像現代版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個故事裡的兩個主人公都是男子,而其中一個是男扮女裝。

兩人一起生活了十八年,無數次幹些愛做的事情,居然另一人都沒發現不對勁,甚至有了後代……

最後的結局自然並不圓滿,可讓韓試動容的不是兩人的秘事趣聞,而是在顛肺流離、年華斑駁之後,淡淡的一句:“我還愛著你。”

上個世紀的故事,處於動盪不安的年代,本身就有一層厚重的光影,何況如同傳奇的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