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別催(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茹所期待的韓試新歌一發,就在推特上爆紅,徹底開啟歐米大門的情形,並沒有出現。
《寂靜之聲》在推特上掀起的漣漪,不過是國外的粉絲們發現韓試的推特終於更新了。
然後討論的焦點仍然在韓試的顏值上,歌曲吸引了部分人的關注,但不多。
不過韓試有信心,如果真想要走進歐米的音樂市場,《寂靜之聲》總會有發光發熱的一天。
而李茹也沒有心思盯著推特上的動向了。
韓試最終下定了決心,在農曆生日的當天開自己人生的第一場演唱會。
老闆腦門一拍,屬下就得跑斷腿。何況是韓試一樣的老闆,長年只會當甩手掌櫃的主兒。
過了沒兩天,李茹就差點後悔慫恿韓試舉辦演唱會了。
因為籌備工作的第一步就很不順利。
以柿子工作室的團隊實力,沒有自個兒包攬整個演唱會的本錢,必須尋找承接演唱會的公司合作。
憑藉韓試目前的恐怖人氣,積攢下來的粉絲能量,又是三年來的首場個人演唱會,儘管時間緊迫,可操作性較小,李茹一開始接洽幾家圈內靠前的演出公司時,其實全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送上門的賺錢機會,沒理由往外推不是。
韓試的演唱會,不用想都知道,穩賺不賠的買賣,時間很緊的話正好省下了宣傳經費。
但事情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當李茹代表韓試與幾家公司分別商談後,在幾個核心問題上,兩邊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首先是演唱會的規模,也就是觀眾人數。
在韓試的構想中,畢竟是第一次開演唱會,籌備時間又太短,最好控制在一萬人以內。
就當是試試水,也避免出現空座的尷尬,同時為以後開演唱會積累經驗。
但幾家公司比韓試的信心都足,紛紛建議在兩萬人以上,乃至五萬人的超大型演唱會也未嘗不可。
老實講,李茹作為首選目標接觸的幾家公司,都是業內頂尖的演出公司,經常承辦樂壇天王天后的演唱會,對市場的眼光是敏銳的。
至少看得見韓試出道以來的第一場演唱會,根本不愁賣不完票。
自然就希望觀眾人數限制越高越好,畢竟多的每一個觀眾,都代表著到了手邊的收入。
而與收入相關的,除了人數,就是票價,也是兩邊分歧最大的地方。
幾家公司肯定都熟知韓試以前的作風,但完全沒有一丁點讓步的意思,並且很明顯幾家公司都是互通聲氣的,李茹分別談了幾家,誰都沒有鬆口的跡象。
韓試真沒有想過像之前的生日會一樣,把票價壓低到不合時宜的地步。
那樣的話根本不用找人合作了,有人答應才是怪事。
韓試兩輩子都沒為錢操過什麼心,潛意識裡對錢的概念不太重,但沒想過特立獨行。
上次周延就提醒過了。
只是幾家公司給出的門票定價,實在讓韓試有些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