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總歸必須有所表達。

韓試記得上次在江大的課堂上被問到,為什麼會選擇傳統寫作而不是網文,說到底是韓試覺得傳統文學作品具有可以沉澱下來的內容,有豐富綿長的餘味,不僅僅是看過了就忘的消遣。

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要讀經典作品》裡說過: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

韓試現在就試圖創作出卡爾維諾所說一樣的作品來,而不是單純的搬運。

在《我來和你唱》錄製之前的十來天時間,韓試都住在鄉下,想把腦袋裡的一些東西在紙上用有力的文字呈現出來。

然而韓試有點沮喪的是,真正的舉步維艱。

跟之前想過動筆時的遭遇如出一轍,寫出來的字句都根本無法達到滿意。

有一句爛大街的俗語叫藝術來源於生活,韓試很清楚地發現了自己的短板。

無論是前世幾乎全在病床上度過,或者來到水藍星後的經歷,都有些脫離社會的普通瑣碎,說白了就是閱歷太淺,無法把生活的見聞提煉成生動的貼切的文字,少了一種具象的支撐而顯得空白乏力。

如同只會建造空中樓閣,只適合寫充斥著虛化美感的詩歌。

不過韓試卻在苦思冥想的過程中,斷斷續續地把《樹上的男爵》寫了出來。

相比起《小王子》,《樹上的男爵》對韓試來說越發契合,韓試在病床上的一輩子,與卡爾維諾筆下住在樹上的主人公何其相似。

都是遠離了人間煙火,又密切地注視著。

王小波在《我的師承》裡講:“有位義大利朋友告訴我,卡爾維諾的的讀起來極為悅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灑落於地。我既不懂法文,也不懂義大利文,但我能夠聽到的韻律。”

卡爾維諾是王小波當之無愧的偶像,同樣是韓試最喜愛的作家之一。

韓試曾經看到有人評價:相比起博爾赫斯,馬爾克斯就是個笨蛋。

馬爾克斯是世界文壇的不朽巨匠,寫出了《百年孤獨》的煌煌鉅著,但如果單從文字裡透出的聰明勁兒、創意的高度和知識面的廣博而言,韓試也認為博爾赫斯應該是勝馬爾克斯一籌的。

而卡爾維諾與博爾赫斯齊名。兩人都對虛構得心應手,有著汪洋恣肆的想象力。

只是相對於博爾赫斯的妖氣,不經意間擺出的智商碾壓的姿勢,韓試對卡爾維諾要喜歡得多了。

卡爾維諾一直致力於探尋藝術的無限可能性,把想象力生長出的無限意向,以優雅的方式隱藏在故事和童話裡,明亮寫意又極盡深刻,比看博爾赫斯的書多了幾分溫度。

《樹上的男爵》就是卡爾維諾的代表作,《我們的祖先》三部曲的的圓滿收尾之作。

的情節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為了反抗迂腐的貴族家規,主人公柯希莫在十二歲時決定上樹生活,然後他一輩子都住在了樹上。

一輩子都生活在樹上,怎麼可能?當初韓試剛讀到時,和所有的讀者想法不約而同。

在卡爾維諾的筆下,完美地解決了可行性的問題。柯希莫在樹上的衣食住行、娛樂、學習、愛情,都充滿著原生態式的自然,沒有半點違和感。

本來一件近乎荒唐滑稽的事,竟然讓人產生看童話一樣的美好念頭。

生活中又有多少一想就覺得不可能的情況,被人們的思維定式遮蔽了探索其可能性的機會。

至於所表達的主旨或意向,最直白淺顯的解讀就是叛逆和反抗。

十幾歲的青春期,叛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現實中的叛逆,常常沒有明確的方向,大多數只是為了圖一時之快,出一時之氣,對一切規則的逆反,為了叛逆而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