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章 友好協商(第1/4頁)
章節報錯
“原來你是棒子國人?”
看完了熱搜裡的來龍去脈,秦沐雪的關注點完全歪了,故作驚奇地打量著韓試。
然後先繃不住了,笑得直不起腰。
棒子國在《歌者》播出不久後就正式有了韓試的粉絲會,街頭採訪裡有很多路人表示認識或熟知韓試的身份,興起了一小片的學華夏歌的熱潮。
秦沐雪取笑的梗就是韓試在棒子國的粉絲振臂高撥出來的:
“好帥,一定是我們棒子國人!”
竟然真有部分人群起響應,煞有介事地蒐羅證據。
可惜韓試的履歷裡實在沒有任何與棒子國的交集,粉絲只好認準了最初的一條。
集顏值與才華於一身的韓試歐巴,絕對是棒子國的高貴血脈。
可別逗我了思密達。
韓試沒好氣地瞪了眼秦沐雪,對於棒子國粉絲的腦回路簡直大寫的服氣。
不過好像也沒什麼值得奇怪的。
棒子國熱衷於竊占華夏的好東西不是一天兩天了,源遠流長,前科不計其數。
從孔聖人到端午節,在一些棒子國教授的嚴密考據之中,連炎黃祖先都成了半島小旮沓流落出來的。
韓試以前看到類似的言之鑿鑿的論斷時,只感到不值一哂,可沒想到荒唐的事有一天落到了自己頭上來。
大概是從誕生以來就依偎在華夏過於輝煌的陰影下,韓試覺得棒子國和島國可能都有一種扭曲的民族心態。
就像鄰居又高又帥又有錢有地位,家裡卻衣不蔽體畏畏縮縮,一邊羨慕到不行,用事大主義舔了祖祖輩輩,偷偷摸摸地使勁學點鄰居的本事。
一邊同時嫉妒到無以復加,一旦看到了丁點的翻身希望,就忍不住上躥下跳地跑到鄰居面前擺闊炫耀。
所以在華夏幾乎陸沉的百餘年內,棒子國由於個子太小隻能花盡心思搶佔名義,島國有了點肌肉就表現出了恭順之下的暴虐。
很難想象,一個在如今甚至比華夏都講究禮儀形式的國家,在過去可以展露出反人類的野蠻,犯下令人髮指的累累罪行。
諷刺的是,現在有不少國人就因為棒子國與島國日常裡彬彬有禮的上下尊卑而大唱讚歌。
“你打算怎麼辦?”秦沐雪笑了一會兒,有些擔心地問。
“涼拌。”韓試沒有回應的想法。
新聞裡棒子國知名學者公開呼籲了兩件事,第一是《那年那兔那些事》中不恰當的用詞嚴重傷害了兩國人民的深厚感情,建議在棒子國禁止播出,並鄭重要求韓試道歉。
第二是千度詞條裡有關泡菜起源於華夏的錯誤知識點必須立刻刪除,為棒子國的泡菜正名。
儘管棒子國學者在兩者上的態度與措辭都很嚴肅,可網友們不約而同地把後面一條當成了附帶的。
媒體一挖出來,國內的網友就看戲不嫌鑼鼓重的將事情推上了熱搜。
“柿子的排面不夠大哈,不如畫畫的小哥哥,都沒能讓國家的老大親自下場。”
“保護我方柿子,檔案別被偷了,認準華夏牌!”
“學者先生別急,我們可以坐下來友好協商嘛,道什麼歉,多傷情分。”
“莫方,先等對方統一內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