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人特別暴躁,動不動就懟天懟地,槓精、檸檬精和無腦噴不僅無處不在,而且活躍得很。

有的人是把在現實中壓抑著的陰暗一面拿出來甚至擴大化了,有的人卻是實實在在遭夠了生活的罪,想方設法找一點存在感和優越感。

故而網上的戾氣很重,又有一種奇特的包容性,畢竟牛鬼蛇神遇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甚至可以抱著看樂子的心態吃個瓜、添個火。

所以馬大師上躥下跳,在一片群嘲中依然有著小強一樣的生命力,蹦躂得歡快無比。

不過馬大師昨天被《華夏日報》點名了。

審醜鬧劇到了收場的時候。

哦豁。

剛宣佈退出江湖拍電影的馬大師,看樣子電影能否拍出來和網友們見面,成為了未知之數。

閃電五連鞭從此只能在江湖傳說裡回憶唏噓。

同一天登上《華夏日報》的網紅,是一個突然火起來的藏族小哥哥。

淳樸清澈的眼神,關鍵是一絲野性的高顏值,讓小哥哥幾日之間幾乎紅成了頂流。

雖然很偶然,可小哥哥的爆紅也未嘗不是透露出網友們對於現在過度包裝的流量面孔的厭倦,對原生態天然美的憧憬與嚮往。

韓試看到網上瘋傳的藏族小哥哥時,莫名想起了曾陪自己等車,在雪山青草之上放牛的頓珠卓瑪。

美好的東西很多。

只是一旦披上了五光十色的外衣,加入了紛紛擾擾的裂變營銷,小哥哥會不會漸漸泯然,就不好說了。

《華夏日報》不同角度的點名,前一個打醜,後一個存真,多少與網友們的心思一拍即合,都很快就登上了熱搜。

可引起軒然大波的熱搜第一,卻是來自一名韓試從未聽過的同行,不知幾線的女藝人。

在微博上拿剛獲得國家勳章的鐘院士開涮,儘管沒有直白的謾罵和詆譭,可一連串自以為幽默的問句裡,公然不屑與質疑貶低之意溢於言表。

很像一些在大火時冷眼旁觀,抱著胳膊取笑救火者不自量力的人。

又如在別人見義勇為時搖頭說太傻的人。

也許發微博時以為就跟平日蹭熱度的操作一樣,吊兒郎當地只想著標新立異來博取眼球。

可偏偏網友有時很較真,插科打諢也是有容忍度的底線的。

一下子如願以償地獲得了超高關注度,代價是被教怎麼做人。

韓試真搞不懂有些人作妖時的心態。

不一定要唱讚歌,可至少不能陰陽怪氣說酸話。

就像對待歷史上的很多默默無聞的英雄。

第二天譚薇跟著韓試跑到燕京錄歌,出於對一部動漫作品要用主旋律當背景音樂的強烈好奇心,譚薇先把《那年那兔那些事》看了一遍。

“我想起了上學時的一篇課文,《最可愛的人》。”

看完後譚薇沉默了一會兒才感嘆。

最可愛的人。

在無數人的心目中,或者現在的鐘院士就是。

譚薇想不通二十歲不到在和平年代裡抱著蜜罐長大的韓試,為什麼會想到製作見證苦難歷史的動畫,並且能描繪得有血有肉,讓人心潮澎湃。

到了錄製《我的祖國》時,譚薇的情緒很飽滿,極為投入,一遍就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