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與文學、與音樂大同小異,都是一種想法的表達形式,技巧只是加分項,關鍵的仍然是內容。

而鄭樂現在要做的,就是依據韓試提供的內容,把一段莊嚴的歷史用別具一格的方法描摹出來。

在劇情、臺詞和主要形象都由韓試解決的情況下,交給鄭樂的部分難度並不大。

但成品弄出來的過程,肯定是需要韓試始終參與,才能原汁原味地符合韓試的設想。

當天下午,鄭樂就難得地積極發揮了一次主觀能動性,把自己工作室的漫畫師給叫過來了。

第二天就三個人湊在一塊開始了《那年那兔那些事》的繪製。

依照鄭樂和韓試的計劃,年底前儘量把漫畫底稿完成,過年後再進行後續的動畫製作。

鄭樂和漫畫師負責圖畫,韓試新增配文,分工合作,有條不紊。

韓試發現,鄭樂開一個動漫工作室看樣子真的是興趣使然,在邊上圍觀都能自得其樂。

而且鄭樂隨手幾筆勾勒出的卡通形象,比張紫楓的水平都要高出幾分,怕是在練習生期間都把技能點都用歪了,心思都不全在出道上。

韓試也不死心地照著鄭樂的指導畫過幾次,最後不得不黯然承認一個事實,自己的動手能力似乎真的很差。

不論是遊戲,或者畫畫、跳舞,包括吉他和書法,凡是要親自操作的東西,都不盡如意。

吉他和書法在不間斷地練習下好歹能勉強拿得出手了,只是離大師級別依舊任重道遠,而前幾個就只能一聲嘆息了,不說也罷。

好在韓試沒想過要做一個全能的人。

何況現在已經不能再好了,重新擁有的生命,並且附帶了健康的身體和逆天的顏值。

不僅是韓試自認為,連廣大網友也形成的共識,就是韓試出道以來一路撒著歡兒地人氣越來越高,除了靠才華之外,一張臉絕對是讓很多人最初產生好感的大殺器。

休息的空檔,鄭樂也刷了下手機。

昨日韓試發的微博,一天時間不到點贊數都快千萬了,轉發量也將近百萬。

什麼叫頂流?

韓試現在就是當之無愧的頂流了。

比風頭正勁的蔡蘇天都要猛不少。

要知道韓試連張自拍照都沒發,只是引用了一句莫名其妙的外交辭令,就讓網友們興高采烈了似地在下面聚堆了。

網友們過於誇張的反應,除了韓試直播帶來的歡樂讓很多粉絲根本停不下來以外,也有很大的原因就是粉絲們一直的小怨念:想看到愛豆營業真心不容易。

連拿了歌王之位都只有一個簡單的冷淡的官方感言。

在節目之外的地方,根本見不到愛豆活躍的身影不說,即使是參加活動,往往也不會大張旗鼓地宣傳。

讓柿子們獲得和接觸愛豆的渠道十分有限,簡直常年處於慾求不滿的狀態,老是憋著。

所以每次韓試一出點動靜,粉絲和網友就忍不住一擁而上。

鄭樂瞅了一眼在邊上沒個坐姿攤在沙發上的韓試,沒有嫉妒和羨慕的情緒,就是覺得挺神奇的。

誰能想到《愛豆練習生》好巧不巧在出道九人團之下第十名的韓試,一眨眼就超越了節目裡走出來的所有人?

韓試的成名之路連順風順水都不足以形容,完全跟位面之子似的,從《愛豆練習生》出現在公眾視野,唯一的小挫折就是沒進入九人團,接下來就徹底一騎絕塵了。

網上有很多全方位分析韓試的帖子,不少人都認為韓試沒有進入九人團,說不定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不用在經紀公司的運營下被包裝著出道,得以沒有成為娛樂圈裡當下方興未艾的流水線產品,反而脫穎而出。

現在的小鮮肉一茬又一茬不計其數,都是差不多的模子,普通觀眾想要記住名字和對應的臉都比較困難。韓試如果成團出道了,有公司合約與安排的限制,未必會比現在發展得好。

儘管剛開始有不小的劣勢,比如在網難雲第一次發歌時,連和齊毅打擂臺都拼不過聲勢。

但網友們越來越對只會刷臉的流量厭煩後,韓試就如錐處囊中,其末立見了。

擁有小鮮肉的臉蛋和人氣,卻不用揹負流量藝人常見的負面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