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一章 名(第1/4頁)
章節報錯
韓試又一次拿到了《歌者》的第一。
比起《我的祖國》,或許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龍的傳人》節奏明快、旋律緊湊、情感飽滿,現場感染力要強烈得多。
尤其是韓試打鼓的畫面,讓所有大眾評審團成員著實狠狠驚豔了一把。
少年筆挺的瘦長身影,與大紅綢的莊重濃豔,在舞臺上有一種強大的視覺衝擊感,在視聽之外多了一份厚重的餘味。
一響一響的沉沉鼓聲,都在喚起骨子裡久遠潛藏的熱血與身份認同,沸騰著龍的傳人的自豪驕傲。
新來的踢館女歌手叫譚薇,一舉奪下了第三名,成功地留在了《歌者》舞臺。
譚薇的唱功十分出色,自帶豪爽與典雅的混合氣質,在民歌演唱上比韓試強了至少一籌。
獨特的大開大合嗓音,高音極為悅耳,韓試感覺她特別適合唱自己上期曾打算過嘗試的《九兒》。
譚薇的實力表現,讓《歌者》的競演越發充滿了刺激,變數層出不窮,觀眾和歌手們自己都沒把握誰可以笑到最後。
如果觀眾幾眼就猜得出歌王的歸屬,歌手們發揮再好,節目都會垮掉一半。
看點與懸念十足,讓人一直保持著滿滿的期待感,圍繞節目的討論熱度才會始終居高不下。
顯然製片人洪銘君在邀請踢館歌手時,是花足了心思的,口碑和人氣一個都不願意落下。
韓試沒來得及感受到拿了第一名的喜悅,何況離節目播出尚有幾天,真正的爽點都沒到來。
回去呼呼睡了一覺後,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去了機場,等精神勁兒徹底恢復時,人已經在花都的五光十色之中了。
花都在華夏的南方,臨海不遠,是與燕京和魔都齊名的國際都市,一個同樣不相信眼淚的奮鬥與歡樂場。
元旦前後,大大小小的典禮紮了堆,韓試現在飛到花都,就是為了參加晚上的華夏音樂金音獎。
金音獎是與網難雲風雲盛典類似的專業音樂類獎項,只是規格和份量都受重視得多,是華語樂壇裡數一數二的權威頒獎禮,只與華語金曲獎遜色了幾分。
韓試的身邊照舊就跟著李茹與趙平兩人,連續多日的奔波讓韓試的心情不太美好,走出機場時唯一感到開懷了些的是花都的天氣。
晴空萬里,雖然密集的高樓縫隙裡,一角一角的小塊天空也不怎麼藍,至少溫和的陽光比芙蓉市和江城最近持續的溼冷,要讓人舒服多了。
對於金音獎,韓試遠沒有身邊的李茹一樣的巨大興奮。
儘管韓試清楚,金音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專業人士的評判風向,獲獎者的業內影響力和樂壇地位都會有不小的提升。
可韓試依然不怎麼熱衷。
韓試一直認為,名與位要有相應的德與才,圈外人的真心認可比圈內人的桂冠自封要榮耀得多。
自己年紀輕輕,完全不必要急著追求,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提高後者,最終自然而然地獲得前者。
不過韓試也知道這樣的想法過於天真幼稚,周延說的才是老成之言。
你總不跟別人玩,別人就會漸漸把你踢出去,一個人是玩不轉的。
任何地方都有遊戲規則,都不需要你試圖改變,僅僅是不遵守都會被排斥的。
韓試當然不至於矯情到周延所說的地步,其實主要就是不樂意每天跑來跑去,忙活的卻不是自己喜歡做的事。
《歌者》同樣很佔時間,但韓試愛上了唱歌,就一點都不會煩。
……
與現有的音樂頒獎禮多聚焦於人氣與市場受歡迎程度不同,金音獎並不是誰火就誰最有希望獲獎,而是定位於以專業和產業角度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