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版號都已經到手了。

他這些天忙的就是專輯的事。

不過由於沒打算加入新歌,其實工作強度也不是特別大,瑣事都有工作室的人解決,他只要負責把發表過的歌挑選好,在與擔當製作人的文餘業重新錄一遍就行。

柿子工作室成立以來,還是頭一回接手老闆這樣重要的事,自然全都摩拳擦掌,幹勁十足。

——呃,也就李茹一個人掰開了使用。

李茹和文餘業都建議韓試,反正專輯都拖了一天又一天了,不急於一時,不如干脆等《歌者》收官之後再錄製發行,效果必然更上一層樓。

可韓試有自己的想法,堅決要馬上就弄好,從江大回來後就開始選歌了。

照文餘業的意思,一張專輯最好收錄十到十二首歌之間,有比較好的相容性,在側重一個風格的同時又有豐富多樣的審美,內容質量與流行度都要考慮,以求最大程度上包納不同的歌迷。

文餘業回顧了韓試從去年出道以來發表的歌曲,搖滾和民謠是最多的,從《生如夏花》到剛演唱過的《海闊天空》,剔除了《我的滑板鞋》與《我怎麼這麼好看》幾首神曲,數量上差不多正好夠一張專輯。

不是說這幾首太差,而是比起韓試別的歌,實在是格格不入,過於通俗了。

《少年錦時》與《兒時》有點重合相近,也沒必要都收錄進去。

《原來我一直不孤單》,《九月》,小眾冷門,也很快被排除了。

《我管你》鋒芒畢露,不適合整張專輯的氣質,《光年之外》與《當你老了》則不符合整體的風格。

最後韓試幾經斟酌,把第一張專輯的歌曲壓縮到了六首,分別是《生如夏花》、《平凡的一天》、《旅行》、《回到拉薩》、《理想》、《海闊天空》。

文餘業簡直想把他的腦袋撬開來看一看,好傢伙,一下子從量大管飽變成了袖珍迷你的專輯?

刪選的刀子未免讓文餘業都不由心疼。

而李茹就完全崩潰了,目瞪口呆。

因為韓試告訴她,專輯只製作五千張。

五千……李茹雖然沒有幻想過老闆首張專輯就幾白金的野心,可五千張發行,怕是一點浪花都翻不起來?

就算三線四線的歌手,都肯定不止這個數吧?

想一想有些流量小鮮肉,發個單曲ep都搞得雞飛狗跳的,動輒幾千萬上億的銷量……

李茹感覺心好累。

可韓試是老闆,李茹只能欲哭無淚,認命地執行工作。

而韓試則在親自操刀專輯的封面設計。

照片取自黑馬河的日出,紅日未吐,天空高遠處的雪山模糊成了背景,近景是綠得晶瑩的青草與湛藍純撤的湖水。

沒有韓試四十五度角的憂傷側面照。

扉頁左上角是專輯的名字《種子》,來自於顧城的小詩《門前》:

【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

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扶著自己的門扇,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