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可供消遣的東西太多了,眼花繚亂,沉下心看書的人越來越少。即便是愛看書的人,也大半習慣了用手機看。

韓試自家的店裡就有一半是書屋,然而就是來喝咖啡的客人,也很少去書架前瞅瞅。

所以好書不見得就有出版社會接。

不過顧小海人都來了,自然是對《小王子》的出版很感興趣。

他笑著道:“當著何老師的面,我也就不虛言了。我個人非常看好《小王子》,這是一本挺有意思的書,真正說得上是成人的童話。”

“我的同事們也覺得,《小王子》在當今沉寂的文壇,很可能一鳴驚人。所以我們確實很想把這本書的出版權拿下。”

畢竟世界級的文學作品,顧小海的話絕不算誇大。

眼光還不錯。韓試輕笑道:“謝謝。”

“看到作者後,我的信心更足了。”顧小海打趣了一句,振奮不已地說,“如果你把《小王子》交給我們作者出版社,在我們出版社的運營和鼎力支援下,再加上柿子你本人的影響力,它絕對能成為今年圖書銷售裡的爆款。”

掙錢只是順帶,韓試對顧小海描繪的誘人情景並不是很動容。

他並不希望一本好好的傳世名作,僅僅成為了一本火熱一時的流行小說。

他的藝人身份沒打算多此一舉的隱瞞,但也不想過度的捆綁。

出版社的選擇就尤其重要。跟女孩子嫁人一樣慎重都不過分。

很多作者就被東家坑得差點屍骨不存的。

而且韓試可不樂意反過來成了出版社用來宣傳銷售的冤大頭,用他明星的噱頭喧賓奪主地蓋過了作品本身。

“你應該聽說過我們作者出版社吧?”顧小海熱情地問道,在他眼裡,《小王子》是不可多得的好書,加上韓試的身份,出版後的銷量也不用愁,簡直對雙方都是名利雙收的好事。

然而相對而言,韓試的主動權卻更大,因為他的選擇性非常多。

估計幹出版的同行只要聽到一絲風聲,就會跑過來搶的頭破血流。

如今的出版社也大都不好混,很多都靠啃老本,或者出版成套的工具書來混日子了。

顧小海內心慶幸不已,韓試的書像天掉餡餅砸在了自己頭上。

當然前提是他能把出版合同簽下。

韓試對出版行業一竅不通,面對顧小海自信滿滿地問題,含糊地點了下頭。

何火大概猜出了韓試是不瞭解,笑著肯德道:“作者出版社是隸屬於華夏作家協會的國家級大型出版社,出版渠道海內外都有,實力還是很強的。”

平心而論,韓試對國家官方並無意見,可也對前世所在國度的作家協會觀感實在不怎麼好。

在文學領域幾乎毫無作為,卻做得一手官面文章,裡頭的大多數人,不像文人卻更像政客。

不知道這裡是否一樣。

不過韓試反正沒想在出版領域有太深的牽扯,就事論事只談《小王子》好了。

對於作者而言,只要能賣得出去圖書的出版社就是好出版社。

像有些精於運營的出版公司,把賣書弄得跟娛樂圈捧人一樣的套路,炒作滿天飛,還真捧出了一些所謂的明星作家。

每次出書,封面上的介紹都驚天動地,百年不遇,愣是弄出來一種“你沒看過這本書都不好意思說你識字”的感覺。

但對韓試而言,卻只要出版社是正規的就好。

所以他也沒多客套,開門見山地問起了版權合同的事。

“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比較看好這本書,所以我這次是帶著相當的誠意來的。”顧小海笑著說,“本來我們準備了兩種合同模式。”

“第一種就是二十萬買斷整本書,後續銷售收入都跟你沒有任何關係,其餘的所有版權我們出版社也不做任何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