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舞臺公演的PK上,練習生的選擇才是關鍵。

實力突出或者專長很明顯的練習生是最容易作出決定的。

像擅長Rap的練習生,本來就不多,現在相當於有了一個專門的展示機會,他們的選擇都不用猶豫。

反而是實力普通,或者在各方面比較均衡的練習生,異常糾結。

回到宿舍,高哲就一直緊皺著眉頭。看到韓試一臉輕鬆的樣子,不由問道:“你這麼快就選好了?”

高哲拿過韓試的表格看了一眼,詫異地問道:“不選舞蹈和Rap就算了,你第一選擇竟然不是聲樂?”

韓試挑眉道:“這就像高考填志願一樣,不僅要評估自己的成績,也要考慮到學校的招生問題。”

見高哲一臉問號,他分析道:“我的聲樂不錯,但聲樂組的人數與舞蹈類一樣,是最多的,也就是說競爭者更多。相反,創作組的練習生少,殺出重圍的難度就要小得多。”

韓試笑道:“無論選擇哪個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增加獲得獎勵票數的機率。”

高哲想到韓試在初評時演唱的《生如夏花》,有些恍然。

他背對著房間裡的攝像頭,壓低聲音道:“你在聲樂和創作方面都有優勢的話,選擇創作組確實更容易出頭。”

他拉著韓試進了洗手間,誠懇道歉:“不好意思,我就隨口問問,沒想到你回答得這麼仔細。”

見韓試不明所以,高哲解釋道:“你在鏡頭前這樣說的話,會顯得你很有心機的,甚至很容易帶節奏,黑成投機取巧。而這是觀眾現在非常反感的人設之一。”

其中關竅韓試一點就懂,他愣著點頭。認知不等於經驗,韓試心下明白,但平時的言行哪裡會時刻顧慮這麼多。

這大概就是野生選手與專業練習生的差異所在。

韓試默然,他不至於天真到完全“做自己”,同樣更不喜歡說句話都束手束腳。同時他也明白高哲作為長久培訓下的練習生,有這樣下意識的反應無可厚非。

好在有個準姨父的總導演,韓試突然想到。無論如何,他絕不為了一個節目,就把自己變成一根老油條。

最終高哲的第一選擇是聲樂組,他在鏡頭前說:“雖然舞蹈是我比較擅長的,但來到這個節目,本來就是為了突破自己。”

晚上去演播廳集合的時候,在走廊裡遇到幾個拖著行李離開的練習生。

他們換回了常服,低垂著頭,一言不發地往外走。

其中有一個B級的男生,韓試認識,名字是徐志。他的實力能入B級,自然是不錯的,可惜網路投票並不高,小組對決又沒得到獎勵票數,結果成了被淘汰的三十人之一。

主要是他的長相雖然還行,但放在全是帥哥的《愛豆練習生》中就顯得很普通了。觀眾看節目的時候可能覺得這選手不錯,看完估計也就忘了。

高哲想要打招呼,被韓試製止了。站在痛苦之外的安慰,除了再次提醒徐志是一個失敗者,根本毫無意義。

在高哲欲言又止和韓試的沉默注視下,幾人拐過走廊的轉道,消失不見了。

來到演播廳,70來名練習生們都在把手中的表格上交給工作人員,韓試邊走邊隨意掃了一眼,單獨站在一旁的齊毅格外惹人注目。

齊毅一臉苦惱,對著手中的表格,不時還抓一把自己的頭髮,髮型與雞窩差不多了。

韓試沒有在意,齊毅卻突然眼睛一亮,顛顛地朝他跑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