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洞以及白洞(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場的很多科學家都露出了羞愧的表情。
其實人們手頭有那麼些資源,也就那個矽基小宇宙,儲備著5000億噸的奈米叢集屍體,各種元素都有。
無奈的是,奈米叢集屍體就像是一團霧氣,收集起來很麻煩,成本高昂,而且在這個矽基小宇宙中工作的機器很容易壞掉。
這也正是科技實力不足的表現。
像矽基生命,能夠在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宇宙中存活,碳基生命卻不行,甚至連創造出的機器人都不行,這是因為誕生智慧的原理有著本質層面對不同。
“大家認為,是否要仔細探索這個三維碎片?又或者尋找下一個更加容易探索的第一類宇宙?”
一位姓朱的科學家連忙道:“殿下,矽基機器人是我們目前的研究方向,也就是仿造矽基生命製造的機器人,能夠在不同的宇宙持續工作……這種機器人的開發難度偏大,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但我還是覺得,不能輕易放棄這個尋找到的第三類宇宙。
“按照目前的樣本,第一類宇宙的數量,尋找到了1個,也就是我們剛剛出來的現實宇宙;第二類宇宙的數量是2個,西巴迪文明所在宇宙以及現在遇到的這個。剩下的全都是第四類只存在氫原子宇宙,大約30個。”
“目前的樣本數量比較少,還沒辦法估算出具體的比例……但我大概可以得到一些猜想。”
螢幕中出現了一個三維影像,上面播放了一些星空模型。
“這是我們的宇宙,我將其命名為碳宇宙,還有另一大群宇宙,將其命名為‘矽宇宙’,也就是矽基生命的誕生地點。為什麼矽宇宙多,碳宇宙少,可能是矽宇宙的規則,偏差值比我們更小。”
這位教授引用了一個非常經典的數學模型——“正態分佈”。
誕生了人類的碳宇宙,各項宇宙常數的偏差值較大,超過3σ,遇見的機率在0.1%以下。只是因為人類本來的宇宙剛剛坍塌,所以這類宇宙碎片的出現機率臨時上升了一些。
相對而言,矽宇宙各項宇宙常數的偏差值較小,故而數量更多。
“而瀾化,相當於是物理規則迴歸標準偏差,碳宇宙的偏差是最大的,會慢慢迴歸到數量稍多的矽宇宙。矽宇宙同樣有偏差,再慢慢迴歸到數量最多的,完全無法承載物質的宇宙規則。最後,化為一片虛無。”
“原來是這樣……”張然認真這個三維影像,除了碳宇宙與矽宇宙外,還有另外海量的宇宙,裡邊空無一物,根本就什麼都沒有。
這些宇宙,便是瀾化的最終結果,整個過程需要非常非常漫長的時間……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人類的理論不足以描述這些宇宙到底是什麼,因為探測器一進去就炸了,也就沒辦法得知太多的資訊。
霍教授道:“既然我們早晚要了解‘矽宇宙’到底是什麼,既然現在遇到了,還不如想辦法看看裡邊情況。萬一有矽基生物什麼的……也可以直接離開。”
“可以預見的是,矽基生命也不願意在高維宇宙中戰鬥。所以敵人瘋狂追擊的機率不高。”
就在這個時候, 有人按動了講話按鈕,是議會長周成峰:“我們得消費多少資源,探索這個第三類宇宙呢?價效比非常關鍵,要是壞掉的機器人數量太多,我們實在是吃不消這種損耗。”
“這個三維碎片可不是小宇宙,小宇宙的機器壞掉了,還能想辦法回收。這裡的探索飛船要是壞掉了,將直接掉進黑洞,這些資源可怎麼回收?探索飛船應該不會太便宜吧?”
這一下,再沒有任何人發言。
最重要的還是錢的問題。
要是探索飛船壞掉一大堆,原本不富裕的人類家庭,就要雪上加霜了……
而且這片空間的直徑就有1.5億公里,比西巴迪文明的空間大了不知道不少倍,飛船中途損壞的機率著實不小。
那些相關科學家,研究人員,工程師們則和自己的同事在彼此交談著,似乎正在考慮著應對辦法。
“埃爾文閣下是否能看清楚裡邊的情況?”有人想起了一直修生養息的高維感知者,埃爾文先生。
“可以讓他嘗試……但涉及到黑洞這種未知的天體,大家不要指望太多。”張然點了點頭。
“也可以投放氫彈照亮這個世界,看看黑洞旁邊是否有隕石在旋轉。如果真的有隕石存在,我們拼著折損幾艘飛船,將它給拉回來,也是合算的。
“當然這個方案也有缺陷……如果裡邊存在敵人,我們會被一瞬間發現,再也沒辦法隱藏自己。”
也就只討論出了這兩個還算靠譜,又比較省錢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