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全新的時代到來了!

亞空間中,第二臺萬能工廠的建設正在熱火朝天的進行當中。有了基礎之後的建設速度將會非常快,預計16個月的時間便能夠完成目標。

兩個文明的合作,帶來了大量的機遇與豐厚的資源。有志於完成一些事業的人,總歸能夠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工作。甚至在生產力飽和的情況下,政府將主動資助一些有志青年,讓他們去創業,實現自己的理想。

另一方面,隨著生命科學的全面爆發,崑崙山社會的倫理正遭受最為猛烈的衝擊!

一些人到中年的男男女女,忽然發現自己有重返青春的可能,簡直就是一窩蜂想要嘗試第一批次的長壽藥物。

不僅僅是頭髮變黑了,就連身體的激素水平也變成了年輕時候。

“……我感覺很不錯,頭腦更加清醒了,更感受到了久違的激情!就像年輕時候的活力,想法也非常之多。”在電視採訪中,一位大媽榮光煥發地說道……

從外貌上看也就只有三十歲出頭的樣子,誰能夠想到,她已經六十歲了呢?

這位大媽的身份地位自然是不低的,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生物學家!

“我覺得自己的流體智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人的智力總共分為兩種,一是流體智力,二是晶體智力。

流體智力屬於人類的基本能力,受先天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受教育文化影響較少。

流體智力的發展與年齡有密切的關係:一般人在20歲以後, 流體智力的發展達到頂峰,3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而晶體智力是指透過掌握社會文化經驗而獲得的智力, 如詞彙概念, 言語理解, 常識等記憶儲存資訊為能力,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現在使用了D因子長壽藥物後, 流體智力居然恢復到了2030歲的時間段,一種能夠讓人體熵減小的藥物,這簡直是科學奇蹟!人類的流體智力, 預計能夠達到100歲才下滑!

相對而言,綠星人帶過來的塑形倉,只是一種延緩熵增的手段,並沒有辦法逆熵。

它透過血液外迴圈的方式, 淨化人體、修復細胞、補充膠原蛋白,透過人工智慧來延緩器官疲憊。一般情況下,一個星期需要使用一次塑性倉,一次12個小時, 相當於深度睡眠一次。

還沒等新聞播放完畢, 臺下的觀眾們已經狂熱起來了,掌聲以及討論聲經久不息。

就連主持人都面色紅潤地說道:“感謝科學!感謝為之付出貢獻的科學家們!”

“哦, 對了, 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 我還聽到一個訊息!”

“與人類相關的塑形倉目前還在研究當中,預計510年後研發成功, 屆時兩種手段配合, 能夠將壽命延長到1000歲。”

“1000歲,你們敢想象嗎!”

確實不能想象。

到處都是相關的新聞, 到處都有相應的討論聲。

人類的壽命,突然從80歲,提升到了1000歲。

不管是電視, 還是網際網路, 還是街頭小巷辦公室、實驗室裡,人群的討論, 全都是關於人類能活1000歲的新聞!

簡直無比的狂熱……

甚至連最近一次的高考題目都是《假如我能活1000歲》!

某些大學的社會科學論文也是《論平均壽命達到1000歲時的社會展望》……

很遺憾的是, 沒有特別好的論文。社會的未來發展, 探討起來太困難了, 變數實在太多,誰都不知道在科技突飛猛進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

當然了,政府目前頒佈的各項計劃,雖然很激進,卻也是詳細規劃過的,第一批次使用長壽藥物的全都是感情非常穩定,離婚機率不高的中年夫婦。

至於塑形倉……還在研究當中,其實用不著510年,在綠星人科學家的幫助下,35年的時間足夠了。

但這個事情哪怕放出一點風聲, 便已經有一些中年夫婦實在急不可耐地離婚了。是的,他們還沒有享受到長壽藥物的好處,根本就沒有重返青春, 便已然忍受不了目前的生活狀況, 分道揚鑣了。

所以第一批的使用者,必須要穩定才行……萬一長壽了之後就大面積離婚,搞得雞飛狗跳, 敗壞社會風氣,也不是什麼太好的事情。

但不管怎麼規劃,人們該離婚的還是要離婚,該穩定的還是會繼續穩定下去。政府這樣做,只是在以時間換空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