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再純正不過的賠本生意。

按照李修道的計算,最多不過二三十年,大唐就再承擔不起這種源源不斷,有出無進的國力消耗。

只得放棄之前數十年的投入,先行撤離。

反觀新羅,就可以不廢吹灰之力地,跟隨在大唐後面,將這三千里錦繡河山一併奪取。

大唐能夠得到的,只是出一口氣,外加解決高句麗的威脅而已。

認真算下來,其實也不算虧,但總得來說,還是比不過自己遠征千里備戰的巨大付出。

當然,那是隻從凡人的角度看待解決問題。

而現在,大唐方面多出李修道,又得了天庭、靈山兩方面的支援。

更有四海龍族主動來投。

如果這都不能將這片疆域徹底納入掌控,氣運連線到一起,那才是徹底的笑話。

區區一紙文書而已,自然不能將所有情況全部總結概括到裡面,還有更多的細節要等到親自見過後才能夠得知。

看著眼前未到自己膝高的幼童,李修道 嘿然一笑。

“原來,這回新羅王還送來了外甥金春秋前來長安定居學習……”

新羅遠離中原,文明開化極晚,至今尚還殘留了許多的部族遺風。

這些,在骨品制一事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新羅推崇血脈骨品,比中原之前盛行的九品中正制還要更為嚴格。

除非聖骨,否則根本沒有資格繼承王位,這也是王室為免他人奪權刻意為之,

是以為保血脈純淨,不乏有違背倫常之事。

然而,只可惜……

傳承至今,雖然新羅國力蒸蒸日上,但是子嗣血脈方面卻是十分艱難。

而今的新羅王,已經是獨一份的聖骨。

她未曾婚嫁,膝下無子,自然也不可能將聖骨骨品傳承下來。

而與她血脈最近的,也就是這回其實是以質子身份被送到長安的外甥金春秋,骨品也同樣低了一等,只是真骨,而不是可以繼承王位的聖骨。

“看樣子,等到新羅女王身死之日,新羅國內必有一番爭奪。

或許,這也是她將外甥送到長安的本意。”

李修道默默作出判斷。

聖骨王盡,自然就有無數野心勃勃之輩想要趁勢而起。

因為前身是部族聯盟結合而成,王位是在幾家聖骨之間輪換。

只是當年金氏一脈勢大,合縱連橫,外加其他姓氏家族的聖骨血脈斷絕,王位才在金氏一脈內固定傳承下來。

可以說,金氏的王位從一開始就不是那麼穩如泰山,並非一定是要他們家族之人可以擔當。

相對於金姓血脈,骨品高低是更能說得過去的底氣。

當今的新羅王,憑藉著自身確切無疑的聖骨身份,可以光明正大地壓制住新羅內部圖謀不軌者。

但是,如果她一身死,金氏血脈成王的合理性立刻就沒了。

之前不是聖骨不能成王,但現在大家都是真骨了,憑什麼就只能落在你家。

正所謂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這樣才是真正公平。

所以哪怕現在新羅女王年歲還輕,但也不得不開始考慮籌謀後事了。

與大唐結盟,送外甥趕來作為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