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發願,出刀(第1/3頁)
章節報錯
“菩薩,如果真殺了此人,你剛才的承諾是否依舊有效?”
武德星君雖然恨極了李修道,但讓他當著玉帝、哪吒、太白金星、火德星君這些天庭重臣的面,對李修道下手,他也不太敢的。
這幾個人,無論地位還是修為都在自己之上。
自己一個天庭通緝的逃犯,居然還敢在他們眼皮子底下犯案,找死也不是這樣的。
但他依舊決定出手。
觀音菩薩給出了一個武德星君無法拒絕的條件。
殺了李修道,她或者說佛門擔保他不會死在這裡。
等到風頭過去後,還可以直接去西牛賀州投入佛門,在靈山上做一名羅漢。
佛門號稱五百羅漢,地位自然是遠遠比不過天庭的武德星君。
但是淪落到他這一步,能夠保住條性命已經無比難得,還想要什麼腳踏車不成。
武德星君對佛門的力量自然是相信的。
數千年來,西牛賀州被他們經營的針扎不透,水潑不進。
天庭根本滲透不進去。
如果說三界之中,還有哪裡可以護得他周全的話,也就也只有佛門的靈山了。
要說他有什麼不信的地方,那就是觀音菩薩的信用了。
都是參與過陷害涇河龍王的,武德星君自然不會被觀音表面偽裝的慈悲模樣所欺騙。
如果說觀音菩薩出爾反爾,過河拆橋。
先利用自己除去李修道,再將自己隨手拋棄,武德星君也不會有什麼意外。
所以……
他非要觀音菩薩給自己立一個保證不可。
正所謂報應不爽。
修行之人,神念、氣機與天地感應,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不能隨便為之。
一旦肆意為之,就很可能招致因果纏身。
修為難得寸進不說,到了突破的關鍵時候,更容易心神失守,引來域外天魔降臨,走大道斷絕。
這一點,在佛門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佛門,尤其是觀音菩薩他們意欲傳入大唐的大乘佛法,尤重發願。
觀音菩薩人稱“聞聲救苦”,地藏王菩薩更是發願,號稱“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由此可見一斑。
宏願一發,佛門就可以利用特殊手段提前借用自己未來的境界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