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猜忌(第1/4頁)
章節報錯
太極殿內,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進來以後,李二並沒有馬上進入正題,反而拿出特貢龍井茶與兩人細細品茗聊天。
李二陛下對於為君之道琢磨得很透徹。
為君之道,有張有弛。
不能一味的對大臣施以威壓,這會令大臣們心理負擔太大,容易造成怨氣,致使君臣反目。
也不能太過放縱,該敲打的時候還是得敲打,否則會形成欺上瞞下。
因此,君臣之間時常交流,喝喝茶,維繫著彼此之間的默契很有必要。
再說,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都屬於朝中重臣,又是跟隨他打天下的舊部,聊聊天反而更加覺得親近。
長孫無忌喝著茶水,好像是無意般說道:“陛下,聽說楊帆在江南搞風搞雨,即使魏王殿下也不放在眼裡,朝中御史看不慣他無視皇權的作風,又陸續有人彈劾他了?哎,那小子怎麼就不讓人省省心呢……”
言辭之間,好像呵護晚輩一般,對楊帆的行為恨鐵不成鋼。
都是官場老油條,房玄齡當然聽出長孫無忌這是故意把話題往那方面引。
每當這個時候,房玄齡都是一副風輕雲淡,仿若沒有聽見一般。
在不涉及到自己家族利益,皇帝又還沒有先表態的情況下,只能先裝聾作啞。
聽到這話,李二陛下瞅了長孫無忌一眼。
他心裡知道,要說彈劾楊帆的這些人,若真沒有這位大舅爺的影子,李二還真不相信。
楊帆和長孫家的恩怨可以說是人盡皆知。
不說一次次被楊帆坑了好幾十萬貫的錢財和礦山。
就說長孫衝幾兄弟陸續因為楊帆貶的貶、殘的殘。
楊帆與長孫家的矛盾就不是輕易可以化解的。
只要對楊帆不利,長孫無忌都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
不過,李二陛下倒想真正聽一聽這兩位朝中重臣的意見。
不管怎麼說,從楊帆到江南的一系列行為來看,確實對皇權沒有多少敬畏之心。
想了想,李二便淡然說道:“既然輔機說到了楊帆被彈劾一事,那你們說說,朕應該如何處置,今日的說話只是閒談,愛卿暢所欲言,不必有顧忌。”
聽到這話,長孫無忌欣喜不已。
君臣幾十年,他很瞭解李二的脾氣。
如果皇帝真的不聽信那些風言風語,是不可能讓人議論的。
很顯然,李二陛下對楊帆的絕對支援顯然有了動搖。
而房玄齡心裡卻咯噔一聲,暗道一聲不好。
正所謂三人成虎,有些東西聽多了,即使不是真的,也會讓人動搖。
現在李二的情況就是這樣,很顯然,這位皇帝對楊帆產生了忌憚。
也難怪,楊帆年紀輕輕,剛下江南就站穩了腳跟。
甚至開啟了朝廷插手不了江南事物的先例,這種妖孽的手段讓皇帝生出了忌憚之心。
按理說,以李二的驕傲,是不可能如此不自信。
可惜楊帆年紀太小了,而李二的年紀卻越來越大。
更主要的是,這兩年李二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房玄齡不由憂心忡忡。
一旦皇帝真有這樣的顧忌,那麼楊帆必將會受到制肘。
房玄齡可是很瞭解楊帆那小子的倔脾氣,簡直跟李二有得一拼。
如果李二真派人前往江南分權或者代替楊帆,楊帆那小子絕對不會坐以待斃。
想到這兒,房玄齡頭疼的不行,只能擔憂地道:“陛下,那些人對楊帆的彈劾只是捕風捉影,不理會便是。”
“如今江南剛開啟局面,就臨陣換將或者讓其他人前往,豈不是會寒了功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