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怒懟(第1/4頁)
章節報錯
楊帆的突然出現,打亂了許敬宗陣腳。
按理說,江南計程車族,他是最老謀深算的一個人。
從原歷史他的發跡便可得知,許敬宗是一個極能忍辱負重的人。
原本他安排黃賁向李泰告狀,以抄襲這種莫須有的罪名讓楊帆名譽掃地。
要知道,當初在望月樓丟臉以後,許敬宗就已經開始準備。
當時楊帆作出《明月幾時有》這首詞以後,他便利用自己秘密訓練的飛禽傳信給了黃賁,讓他把這首詞在江南據為己有。
在這個資訊不流通的時代,倒也讓他們的計劃矇混過關。
楊帆做這首詞是在秋夕的中午,而黃賁盜竊這首詞的時間是第二天的凌晨,時間相差七個時辰左右。
許敬宗謀劃的,就是一個資訊差、距離差。
因為,任誰也想不到,能有人能在短短七八個時辰之內把這首詞從長安傳到千里之外的江南。
這也是為什麼黃賁如此大膽冤枉楊帆抄襲的原因。
當然,這次江南士族派人前來京師,其目的並不是單單為了對付楊帆,而是想阻止皇帝把手伸向江南。
許敬宗作為江南士族的代表
可他又不想當那個出頭鳥,所以,他啟用了一年前就給楊帆挖好的坑。
這也是黃賁出言指責楊帆抄襲的由來。
在他看來,有陳學禮這個大儒作證,絕對可以達到混淆視聽的目的。
只要把楊帆抄襲的謠言在眾人的心裡根深蒂固。
即便事後楊帆想反駁,那也無濟於事。
可事情偏偏出現了意外。
李泰與楊帆本來一直不對付,卻沒曾想楊帆也被邀請來參加今天的宴會。
看來計劃不如變化啊!
此時許敬宗心裡很是糾結,他在權衡要不要出面硬剛楊帆。
透過望月樓那一次事件,許敬宗其實很不想與楊帆正面交鋒。
可現在好不容易把皇帝請過來,若就這樣放棄,許敬宗很不甘心。
畢竟,今天皇帝之所以急衝衝趕來,就是許敬宗暗中透露了陳學禮這個大儒的行蹤。
可以說,皇帝的出現,許敬宗功不可沒。
目的是讓李二陛下金口玉牙,坐實楊帆抄襲的名聲。
只要楊帆汙名,李二陛下便不可能派楊帆前去江南開闢航路以及讓朝廷統籌海運貿易的建議。
在江南士族這些人看來,只要汙了楊帆的名聲,李二向江南伸手的決心一定動搖。
到時候,他們這些江南士族鬧一鬧,再給些好處,只要李二陛下的吃相不至於太難看,江南士族可以放棄一些利益,便能夠如以往一般湖弄過去。
他們又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繼續稱王稱霸。
作為校檢黃門侍中,許敬宗當然知道皇帝想要插手江南的決心,而且在這件事上很強勢。
任何想要阻止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而代替皇帝伸向江南的手,毫無疑問最合適的人選就是楊帆。….黃賁他們此次前來京師的目的,就是要斬斷皇帝這隻即將伸向江南的手。
為此,他們甚至不惜讓陳學禮這個名滿江南的大儒湊巧陪同進京。
如今楊帆的意外出現,讓許敬宗知道,若他不出手,可能他們的計劃將要落空。
不過,許敬宗還有些猶豫,他在權衡得失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