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第1/4頁)
章節報錯
見大家一臉憂色,崔永輝接著說道:“楊帆此人極其可惡,總是跟我們做對,必須要儘快除掉才行。”
鄭愷則嘆息道:“咱們能想到,皇帝又何嘗想不到?皇帝默許那小子招募這麼多的護衛,顯然也有保護那混蛋的意思。”
“若是我們輕舉妄動,怕是會落入楊帆那小子的圈套。”
“更何況,那小子的武功很是不俗,上次那小子被暗殺,弓弩也只是讓他受傷,顯然要想個萬全之策才行。”
王倫憂心忡忡的分析:“楊帆那小子武功即使再高,也不是最可怕的,只要是肉體凡胎,都有辦法對付。”
“我等世家,都是傳承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倒,誰又沒有一些武功高強的死士?”
“以前我們總說,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如今恐生變數。”
“一旦李二陛下把科舉改革的舉措推行下去,朝廷擺脫了我們世家的束縛,那我們只能逐漸泯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聽到這話,崔永輝雖然有些擔心,但還是胸有成竹的說道:“大家暫且放心,這些舉措想要實施怕是沒那麼容易。”
鄭愷不解地問道:“崔兄此言何意?難道有什麼好的法子不成?”
崔永健冷冷一笑,說道:“現在不管是筆墨紙硯的生意,還是書籍的印拓,最先進的工藝全都集中在我們幾家的作坊。”
“朝廷想要大量生產科舉用書,斷然會從市場購買紙張,只要我們把手中的紙張捂住,不流入市場,朝廷就只能高價其他渠道進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朝廷沒有紙張,想要生產書籍,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
“再說,不管是紙筆墨硯,還是紙張和書籍的印拓,朝廷的各項工藝未必就能超過我們。”
“咱們只要在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暗中阻撓,到時候朝廷費用必然會極高,以目前朝廷的稅賦,根本就支撐不了多久。”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原材料上卡住他們,甚至於朝廷所用紙筆墨硯和書籍的價格成本將會遠遠超過我們。”
“若沒有錢支撐,這些政策不攻自破,朝廷只能乖乖把這些權利下放給我們,到時候定多少價格還不是任我們揉捏?”
聽完崔永輝的分析,眾人眼前不由一亮!
盧善琛更是恭維道:“崔兄分析得在理,朝廷的生產工藝本來就差,成本比我們高多了。”
“只要我們在各個環節卡住他們,就會讓朝廷生產成本過高,看他們能頂多久。”
“等朝廷沒錢了,還是一樣求到我們的頭上,到時候想怎麼做還不是我們一句話的事兒。”
鄭愷聽到他們言辭鑿鑿的樣子,有些疑惑的問道:“崔兄,你為何敢肯定朝廷的生產成本一定很高,是不是有什麼內幕訊息?”
崔永輝澹然一笑,篤定地道:“大家放心吧,訊息絕對準確。”
“據武氏兄弟透露出來的訊息,楊帆那小子為了名聲,居然家底都掏空了。”
“而且,李二陛下以半價出售書籍,被魏徵以國庫稅賦不足為由拒絕,只是皇帝被眼前的功績衝昏了頭腦,一意孤行。”
王倫更是呵呵一笑,拍著手說道:“那咱們合計合計,讓皇帝知道咱們世家可不是這麼好欺負……”
於是乎,幾大世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商量著該如何行動。
可這些世家之人不知道的是,朝廷不僅有廉價的造紙術。
原材料只需要一些毛草、竹子以及木材,這些東西在唐朝可說是隨處可見。
更何況活字印刷術,讓書籍的成本降到了最低,只是他們都被剛楊帆製造的假象迷惑了而已。
即使是毛筆和墨硯,在楊帆的刻意交代下,已經源源不斷的運輸到了駿揚坊。
楊帆有心算無心的情況下,幾大世家卻毫無知情。
在幾大世家商議之後,各世家就開始在長安城周邊乃至整個大唐範圍內大量收購各種原材料以及紙筆墨硯等東西。
以至於收購的價格比原先賣出去的還要溢價半成有餘。
各大世家為了確保這些東西不被朝廷收購,甚至動用了許多不恥的手段。
不惜威脅恫嚇一些世家和商賈配合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