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朝會的安排其實是很緊湊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固定的時間安排。
因為敬獻土豆一事耽擱了一個多時辰,有所延後也很正常。
在李世民正沉慶於天降瑞祥、眾臣恭維而內心飄飄然的時候,李泰不合時宜的話讓他心中有些不爽。
沒看到魏徵這老貨今天也不敢懟朕了麼,真是掃興。
可也知道大朝會還得繼續下去,因此,並沒有喝斥李泰的不識時務。
楊帆因為敬獻土豆之功讓李二陛下龍顏大悅,被特許留在了太極殿中。
不過楊帆只能站在佇列的最後面。
本來楊帆禮部侍郎的身份在獻禮之後是沒有資格再留在太極殿內的。
因此,一身硃紅色官袍在滿是紫色官袍的眾大臣中顯得尤為顯眼。
隨著內侍的傳召,各國使臣按照原先安排好的次序有條不紊進入太極殿內。
此時楊帆才深深體會了大唐天朝的威武和強大。
才知道為什麼唐朝是百姓民族自豪感最強的時代。
據楊帆估計,至少有三十幾個國家親自派遣使臣前來祝賀。
沒有派使臣前來的也很多,而且大多都送來了禮物。
其中有一些小國家、小部落楊帆聽都沒有聽說過。
敬獻的場面威武而宏大,不僅讓滿朝文武昂首挺胸充滿著滿滿的自豪。
連楊帆這個穿越者也被這種自信、莊嚴、雄壯的氣氛所感染。
這就是煌煌天朝的氣魄。
雖然還沒有達到萬朝來賀的時期,但盛世之勢已然悄然來臨。
這才是一個有脊樑的國家,這才是一個民族自豪感滿滿的時代。
楊帆心底一股豪氣沖天而起。
不可否認,李二陛下雖然心黑手辣、德行有虧。
作為皇帝而言,李二陛下是無可挑剔的,像他這般文治武功的皇帝歷史上屈指可數。
可以說是他一手把整個中原民族推向了世界之巔,為大唐的輝煌開了一個好頭。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生願做中原人。
可以說,如今的楊帆是對這句話體會最深刻的人。
在休息的間隙,楊帆陷入了暢想之中。
“大唐人實在太壞了,不僅讓我們多等了幾個時辰,還讓咱們站在後面,如此輕視我等友邦使臣,實在太失禮了,這豈是待客之道,簡直豈有此理。”
一道磕磕巴巴的漢話從耳邊傳來,聲音中帶著絲絲的不滿和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