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到楊帆的話,一旁的人有些不忍直視,從沒見過討賞這麼直接的。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帝賞什麼就是什麼,作為臣子哪有直接開口討要的。
如今這小子整得如果不要賞賜會讓李二陛下大失顏面一樣,簡直……
人不要臉則無敵啊!
眾朝臣紛紛對楊帆刮目相看,進一步認識了這小子的無恥。
今日得了大禮,李二陛下心情大好,倒也沒有見怪。
卻並沒有馬上開口同意,也沒有拒絕,反而頗有興趣地問道:“你小子也會造船?既然如此,為何不去登州?”
在古代,朝廷掌握著最先進的造船技術,大唐最先進的造船工廠便是建立在登州。
依李世民看來,雖然江州、泉州地理位置依山傍海,轄下百姓民豐物足。
僅從海運位置而言,這兩地拍馬也比不上登州。
更主要的是,江州、泉州屬於魏王李泰的封地。
如今楊帆卻欲在此處建立海運碼頭,這讓李世民懷疑楊帆有找茬的嫌疑。
在唐朝,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講,江州、泉州都不屬於最好的選擇。
不過即使李二陛下想碰腦袋也想不明白,之所以選在這兩個地方,楊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江州,地處江南道中心,經濟繁榮、人口興盛,有較好的工業基礎。
而泉州旁邊就是灣灣海峽,與後世的灣灣省隔海相望。
此時的灣灣島應該稱為琉球,
如果沒猜錯,灣灣島上現在應該只有一些土著或者野人居住,並沒有建立大型的城市。
楊帆想在泉州建立海運碼頭,當然是對琉球有所窺覷。
要知道灣灣島可是一個美麗的島嶼。
況且,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如果有一天李世民真的翻臉,也能有一條退路以防不測。
當然,楊帆不可能把真實想法說出來。
膽敢說想分疆裂土、佔島為王,即使有天大的功勞腦袋也不夠砍。
見李世民沒有拒絕的意思,楊帆趁熱打鐵道:“某聽聞江州、泉州人傑地靈、海產豐富,而微臣的迎客樓打算弄一些海產的菜系,所以想捕撈一些海貨。”
李世民這才恍然大悟,其實對於距長安有一千多公里的江州、泉州,他根本不感興趣。
因為即使快馬加鞭,也要跑上大半個月才能到達。
在李世民看來,這些地方除了海產豐富以外,根本沒什麼大用。
正準備答應之時,只見李泰一臉怒容道:“父皇,江州、泉州屬於兒臣的封地,如今忠義伯明目張膽建造碼頭,置兒臣於何地,置朝廷建制於何地,這不合規矩;何況,忠義伯建船出海捕撈,這不是與民爭利的行為麼?”
“再說了,泉州距長安何止千里,海貨根本運不到長安就已經腐爛,忠義伯說建船是為了補充海貨供應迎客樓,顯然是欲蓋彌彰,請父皇明鑑。”
李泰幾次三番被楊帆氣得差點吐血,當然不想讓楊帆好過。
楊帆並沒有惱怒,微微一笑反駁道:“殿下多慮了,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整個天下都是陛下的,泉州雖然是殿下的封地,但也只是陛下讓您代為看守而已,豈能據為私產?”
“至於殿下說微臣捕撈海貨會與民爭利,更是天方夜譚;在微臣看來,捕撈海貨不僅不會與民爭利,反而是利國利民影響千秋萬代的好事,更能增加百姓的收入……”
楊帆滔滔不絕的向這群古人講解了市場經濟的一些基本規律,嚴然一副傳銷頭子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