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持續更新中,請各位大大有票投票票支援一下,沒票的點點收藏!!!

皇榜一出,長安城門處,頓時被圍得水洩不通,甚至朝廷加急派了幾隊禁軍維護秩序。

不過,很快,人流急匆匆的離去。

很多百姓卻不以為然,甚至有些人還在心裡暗罵李二好大喜功。

畢竟,在他們眼裡,這些妻妾成群、僕役如雲的權貴富賈,寧可讓糧食堆積在糧倉中發黴,甚至扔掉,也不願施捨給災民一頓稀粥。

這群為富不仁的傢伙,捐一點錢,就要給他們立功德碑,簡直不知廉恥!

口中不由輕輕一啐,心中滿是不憤。

關中好多百姓因家中主要勞動力過世,只剩婦孺老幼,根本吃不上飯,有的甚至餓死。

如今離秋收尚早,賑濟災民遠遠沒有結束,現在就立碑頌德,百姓當然不樂意。

百姓私下暗罵的時候,長安城附近州縣計程車紳卻燥動起來,有的甚至紛紛關起門來破口大罵。

說李二貌似溫文爾雅、英明神武,誰知道卻是個如此陰險奸詐之輩。

他們士紳沒有募捐多少錢糧,名字往石碑上一刻,豈不是要讓天下百姓罵上幾輩子!

雖然都是些無知的升斗小民,喊破喉嚨他們也不會當回事兒。

可關中的百姓可都是鄉鄰,屬於同根同源、一衣帶水的關係。

這要是為富不仁,漠視鄉鄰的流言傳播出去,自家的名聲可就要毀了。

而且是遺臭萬年那種!

這對於把名聲看得比性命還重要計程車紳,這可是僅次於抄家滅族的禍事。

心中哪怕是再不滿,發洩過後,還得趕緊彌補。

如何彌補?

倒是簡單,不就是怕自家捐的錢糧太少,被百姓唾罵麼。

那就再多捐點就是!

對於這些世家、權貴、富賈來說,其他什麼都不多,就是錢糧多。

累世積餘,幾乎都是家資百萬,拿出點錢糧來捐贈救濟百姓,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

只是看願不願意拿出來而已。

此時,李二石碑一立,不願意也得願意。

除非想子子孫孫都被關中百姓戳脊梁骨,噴口水。

於是心中一橫。

既然非捐不可,那就乾脆多捐一點。

反正捐一千貫也是捐,兩千貫也是捐,何不趁此機會,將壞事變成好事。

就當是破財免災了!

假如一不小心捐出個頭名出來,自己獨佔鰲頭,名字刻於石碑最頂端。

以後關中百姓豈不世世代代敬仰。

即使天下百姓看見這塊石碑,也都會豎起一根大拇指,讚一聲——某某德行無雙,義澤百姓。

所以,理所當然,原本冷冷清清的長安府衙募捐處,頓時人聲鼎沸,車揚馬哮。

李二穩坐太極宮,一邊喝著茶,一邊聽著內侍的彙報,連奏摺都暫時懶得看,嘴角都快咧成了某個動畫人物,真怕他吃飯時合不攏嘴。

根本不用多費唇舌,城中士紳富戶便運著一箱一箱的銀子、銅錢,一車一車的糧食,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