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每平方的雞舍能夠養810只雞,農村的話,尤其是山村,他們都有各自養雞養鴨的院子,面積10平方左右”;

“我們預估是每家80100只,每個村原則上不超過五千只,具體還得看村大小和當地情況,如果每個村的雞數量太多,很容易導致沒有食物可吃”;

“如果山區山頭比較多的話,完全可以多樣一些”;

“按照正常情況下,三個月雞可以出欄,如果100只雞的話,農戶可以賺5000元,對於他們來說,其實賺的不少,畢竟,是淨賺的錢,而且還是用業餘時間乾的”。

聽完王利芬的話,馬毅搏把自己想要壓價的話給嚥了回去;

本來,一隻雞淨賺50元,的確有些高了;

分散到每家,其實三個月也就5000元左右,一個月一千七八的樣子,貌似,又不是很多。

當然,如果馬毅搏想要壓價的話,還是可以的;

不說從50直接壓到40,最起碼壓到45元,也能節約10%的成本;

不過,馬毅搏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有些錢,能賺;

有些錢,可以少賺;

有些錢,不能賺;

尤其是現在秦大媽也有自己的公益事業,與其賺到錢捐款,還不如直接提高他們的收入。

“成本這方面,你們再想想辦法,看還有什麼可以控制的,農戶的錢不能少”;

“對了,防疫問題,其實可以和當地防疫站合作,更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咱們可以和當地縣政府合作,讓他們幫忙牽頭,優先勤快點的低保戶,當然,並不是說所有低保戶都要,咱們雖說提高農民收入,但也不是做慈善”;

“與當地政府合作,防疫問題,完全可以交給對方,讓當地政府提供給農戶更多的技術支援,咱們在這方面也能節約不少成本”;

“同時,當地政府應該也比較樂意咱們這種合作模式,畢竟是給他們增加政績”。

馬毅搏這個點子一出來,王利芬也是眼前一亮;

的確,之前一直想的是秦大媽直接和農戶合作,不經過政府;

現在,如果與當地政府合作,讓政府牽頭,與當地農民合作,完全可以節約很多成本;

防疫問題、養雞技術支援問題、還有發動群眾問題等等,都會迎刃而解,成本也能下降一些;

最主要的是,秦大媽的事情會少很多很多。

“第二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其實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問題,我提供一個思路,你們可以想一想”;

“防止農戶為了讓雞迅速增肥,偷偷新增飼料,還有養的雞什麼標準出欄,我個人建議,在出欄的時候,不以重量作為評判標準,這樣農戶們就沒有用飼料餵雞的出發點”;

“畢竟,飼料還是需要錢的,雞養的肥瘦,都不會少錢,肯定就沒有人願意用飼料了”;

“出欄標準,我建議以雞的步數來,根據雞每天能跑多少步,我們統計一個資料,當步數達到多少步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回收”;

“我之前看過一個資料,好像是100萬步,這個你們可以找專家詳細的計算下”;

“說到步數的話,肯定就要有計步器,這個可以讓技術那邊做一個很小的計步器,給雞爪上面套一個計步器手環,反正成本也不高”。

所有人眼神都亮了,她們之前一直糾結的這兩個問題,竟然被老闆三言兩語解決了;

而且,這個方式方法很好;

讓使用者不偷偷喂飼料的最好方法就是沒有利益;

還有那個計步器,更是巧妙絕倫,雖說是養雞,但給人的感覺立馬就不一樣;

要知道,在這個講究萬物互聯的時代,只要與網際網路沾邊,逼格立馬就提升了上來。

……

“老公,聽說秦大媽店鋪那邊準備搞一個與農戶合作的養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