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薇哪怕是再沒有頭腦,都知道公司並不是不重視共享單車,而是因為換了一個宣傳方式;

以往,都是利用微博熱點轟炸,強行給人們灌輸這個產品的理念。

而這次,恰好相反;

先用實際行動和實際產品,之後讓網友或者其他媒體自發的讓秦大媽共享單車成為熱搜;

之後,秦大媽集團在大家千呼萬喚中出來澄清此事。

這種宣傳手法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次宣傳並非主動去宣傳,而是被動宣傳;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非常吃這一套。

或許,秦大媽共享單車如果採取以前的模式宣傳,效果前期會很好,但大家也只是把這個當成一個產品罷了;

但現在,是使用者們費盡心思的自己挖掘出來,和秦大媽給他們強行灌輸,這是兩個概念;

一個是強行灌輸,一個是歷盡艱辛獲得,兩者的效果天差地別。

此刻,陳薇薇對於自家老闆才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那個年輕人,那個被圍在中間當成騙子的年輕人,心思太深,對於輿論的把控,對於宣傳,對於造勢,可謂是登峰造極。

“我就想問問,憑啥沒有魔都,是因為魔都不配為一線城市嗎”?

“沒想到我們長安也會成為第一批,幸甚幸甚”;

“我想到那會馬老闆被當成騙子,我就想笑”;

“馬老闆的敬業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

秦大媽官微的發出,好多人就如同找到組織一樣,紛紛留言;

有的想讓他所在的城市有共享單車,有的則是在起鬨;

不管是什麼原因,秦大媽共享單車已經火了。

“陳經理,關注咱們首批共享單車的資料變化,統計出來日騎行次數,平均每次騎行距離,每次騎行時間,收集使用者的反饋意見”;

“同時,催促生產商,我們下一批的九萬輛單車必須儘快交付,當然,質量稽核必須過關”;

“如果九萬輛一次性交付有困難的話,增加生產商的同時,有一萬輛就先把一萬輛投入市場,別讓單車在工廠裡面待著”;

“最後,你在寫一份共享單車的發展規劃,把我之前給你說的那些建議能加上就加上,總之,這個發展規劃必須有前景,有市場”;

“咱們這次給共享單車投入上億資金,也該在資本市場收穫果實”。

馬毅搏吩咐陳薇薇的時候,外界的議論,並沒有因為馬毅搏不在大街上就放鬆下去,反倒是越傳越廣;

平民老百姓就圖一個樂,再加上共享單車的確解決了大家最後一公里問題;

但凡是有思考能力,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都看出了一些秦大媽共享單車的意有所指和背後的意義;

其他先不說,就光秦大媽官微的最後一句話,感謝羊城市政府對民生的關注和對共享經濟的支援;

就光這句話,已經給共享單車下了一個基調;

去其他城市發展,誰敢在這個上面為難秦大媽?

那豈不是說當地政府不關注民生,同時也不支援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是個啥,好多人還不知道,但不關注民生這個帽子,誰都不敢把他帶到自己頭上,這個比環保色的帽子更難看。

杭城阿狸總部,馬爸爸在辦公室內,也是來回踱步;

是的,馬爸爸也看到了秦大媽的共享單車,如果只是共享單車的話,馬爸爸倒不至於如此;

但現在,秦大媽不僅有秦大媽共享充電寶,現在又有了共享單車,更是提出了共享經濟。

要知道,共享經濟概念的提出,這可不是簡單的一個說辭;

一個新的經濟體的出現,哪怕這個經濟體目前規模不大,應用場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