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劉威的風流(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個人最為興奮的事情是什麼?
衣錦還鄉?
錦衣玉食?
得到老領導認可?
或許,都有吧!
“王經理,是這樣的”;
劉邦棟還沒有說完,就被王敏打斷:“邦哥,您還是和以前一樣,直接叫我姓名吧”。
“那行,我也就不客氣了”;
“是這樣的,我今天約你呢,主要是想諮詢一下,你們秦大媽外賣有沒有想要投資的打算”?
“最近,我也看到咱們秦大媽外賣在羊城的宣傳,說實話,這種宣傳,短時間內的確效果很明顯,但唯一的問題就是需要大量的資金”;
“如果我沒有估算錯的話,就光羊城,如果按照這種模式繼續推廣下去,一個小目標都不一定打的住”;
“那麼,接下來鵬城乃至於粵省的花費,都是一個天量數字”;
“或許,你們老闆自從賣了秦大媽食品廠後不差錢,但秦大媽外賣這種燒錢的模式一直下去,別說十個億的,就算再來幾倍,都不夠全國推廣燒的”;
“在秦大媽外賣還沒有收費,並且未來盈利還未可知的情況下,一味的用老闆自己的錢往裡面砸,說句難聽的話,風險很大”。
一般來說,一個公司的財務經理,不僅僅要把整個公司的財務狀況瞭如指掌,還要對老闆的個人財務和公司財務進行規劃;
為何?
因為好多創業者在高光時刻,感覺自己很有錢,根本分不清什麼是個人財產,什麼是公司財產;
到了最後,往往都是以個人揹負鉅額外債收場。
一個合理的財務經理,不僅要把公司財務管理好,還需要幫老闆做好公私界限;
就算老闆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也要想方設法幫助老闆建立這樣的意識;
這樣的話,哪怕以後老闆創業失敗了,不說賺多少錢,最起碼不會揹負鉅額債務;
這也是為何很多創業者最後都是揹負很大債務的原因,公私不分。
“咱們聖傑投資雖然在投資界名氣不大,但你工作過,也知道,咱們聖潔投資的大boss,在粵省乃至於華南的餐飲界也有一定背景”。
至始至終,王敏沒有說話,都是作為一個傾聽者;
對於劉邦棟的說法,王敏是從心裡認同的的,當然,也是那麼做的;
只不過,對於一個像馬毅搏這樣獨斷專行而又知道公司與個人賬務的情況下,王敏的提議就顯得沒有太大作用;
但聖潔投資大boss的背景,王敏雖說不是第一次聽說,但之前一直以為只是大家瞎傳,沒想到現在被劉邦棟鄭重地提出來;
那就說明這個關係的確不一般。
“邦哥,咱們boss在華南餐飲界到底是啥背景呀,我之前只是聽說,還真不清楚”;
“說實話,您上次給我打電話後,我也給馬總提過咱們投資的想法,只不過馬總沒有給我說下文”;
“據我瞭解,我們馬總對於秦大媽店鋪特別看重,在我還沒有到秦大媽上班的時候,遠方投資的吳遠方吳總想要投資秦大媽,都被馬總拒絕了”;
“而秦大媽外賣,吳總之前也提過,也還是被馬總拒絕了”;
“因此,我也不知道馬總現在是什麼打算,尤其是在他還有那麼多錢的情況下”。
王敏沒有說,之前秦大媽沒錢的時候,馬毅搏都是東拼西湊的錢,用來發展秦大媽,而不是找投資公司;
現在有錢了,估計其他投資公司想要投資的可能性更小了;
不過,劉邦棟剛才說的也很有道理,尤其是秦大媽外賣現在這樣用錢砸市場,只靠老闆一個人的資金,根本沒辦法持久;
到時候肯定還會融資,聖傑投資就是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