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你,在這樣的大企業中,擔任的是財務總監(經理),甚至說是首席財務官(CFO”;

“或許您覺得我在吹牛,當然,我也承認,有一點吹牛的成分”;

“但你不覺得,秦大媽想要實現那種目標,其實也並非不可以”;

“僅僅需要,我們一起為秦大媽努力和奮鬥”。

“我個人23歲,七月中旬孤身一人來羊城,身上只有上半年實習兩個月攢到的四五千塊錢”;

“而如今,先不說秦大媽的價值,就光投資的滴滴和位元組抖動,相信你也查到他們的潛力;”

“哪怕是我現在出售兩家公司股份,翻一倍賺回來,絕對有很多人接盤,遠方投資的吳遠方,可一直惦記我手上的滴滴股份呢”;

“而你,研究生畢業,沒猜錯的話,應該也是二十五六歲”;

“雖然女士的年齡是秘密,但咱們姑且這麼一說”;

馬毅搏說說,反而自己笑了出來;

對面的王敏,也是如此;

馬毅搏的話,太具有煽動性和鼓動性;

尤其還是以他個人為例,想要反駁都沒有理由。

“咱倆都是應屆畢業生,你在一個投資公司裡面學習並且熬資歷晉升,還是在秦大媽這樣有前途的企業裡面,我們一起實現心中的理想和抱負”;

“你覺得哪個對你會更有吸引力”?

馬毅搏的話,對於王敏來說,簡直就是魔音;

充斥著整個大腦;

從小到大,哪有人如此說過?

都是在強調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選擇大於努力的結論,目前還都沒有被大眾接受。

努力可以提高你的下限,但選擇可以拉高你的上限;

這句話,王敏沒有聽過,但的確很有其道理;

努力只能提升自己的下限,在一個晉升難,或者是夕陽產業裡面;

哪怕再努力,也翻不起浪花來;

而選擇一個好的平臺,人生就如同開掛一樣,飛速前進;

哪怕想要停下來,平臺也會推著你前進;

就如同你靠著雙腿奔跑,另一個人坐在車上,速度都比你快太多太多,前提是你得上車才行。

這半年的投資公司經歷,王敏見識過很多這種 馬毅搏所說的案例;

一旦一個企業融資成功,並且發展迅速,和創始人一起創業的人,都是雞犬升天;

有多少人,不管是學歷還是知識儲備,都不如王敏自己;

但人家的發展,王敏覺得自己這輩子都趕不上,這就是平臺的力量,或者說大勢的力量;

就拿正在給她侃侃而談的馬毅搏來說,就一個二流本科畢業,和她比起來,叫聲學弟都算抬舉他了;

但人家現在的成就,甩她王敏多少條街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