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開荒,建學堂
章節報錯
大山裡的孩子讀書困難,以前因為學校在山外,孩子還小不能住宿。加上父母在常年外,老人帶的孩子。送孩子到山外讀書更方便。所以落雲村的孩子即便是到了讀書的年齡也依舊沒有讀書。
等孩子悶在電視裡看到那些坐在明亮的學堂裡。讀書的孩子悶的時候很是羨慕的眼神,林昊覺得自己應該給孩子們上課,教孩子們讀書。
隨著村裡歸來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原本落荒的耕地因為人多的原因,漸漸的被村民們開墾了出來。
村裡因為耕地的增多。種植蔬菜的面積也變得越發的多了。大家根據林昊為大家做的規劃,種植的種類也是越來越多了。
當天村子裡的一切開始按照林昊規劃好的走下去時,以後開始慢慢的從這個事當中淡了出來,彷彿這一切跟他從來就沒有什麼關係似的。
也許是因為生活有了奔頭兒吧。村裡的人每天都熱火朝天的在地裡忙碌著。開荒的開荒,挖溝渠的挖溝渠,種菜的種菜。
山裡的孩子因為沒有上學性子野的很,許多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的孩子也因為不方便而沒有去讀書。
林昊想起了之前孩子們看過電視裡孩子讀書的一幕,那種希望能夠讀書的神情。林昊覺得自己應該教孩子啟蒙讀書識字的想法兒又一次冒了出來。
林浩找到了村長。“叔,跟你商量個事兒。你看村裡的孩子也該上學讀書了。不過,我也知道孩子悶去山外讀書很不方便。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在村裡建個學堂,由我來教孩子們讀書識字。
至於孩子們讀書要用到的課本,及一些必要的學習用品,就由祠堂的財政上劃撥如何。”
“這是真的嗎?”老村長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林昊:“其實我很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只是我不好意思跟你說。由你來教導孩子是最好的。”
老村長聽村裡頗有威望的人以及族老都叫到了祠堂。當聽老村長說,林昊願意給孩子們傳授知識的時候,集體給林浩鞠了一躬,表達對他的謝意。
“林老師,這一躬,你必須得接受。你願意教孩子們讀書。這是對我們天大的恩情。我們在此代表孩子們謝謝你。”落雲村的族老對林昊說道。
“至於學堂嗎,我們就站在比較安靜的地方。就建在村子和我住的那一片好了。”一番討論之後,大家便確定了學堂的位置。
當村長抽調一部分開荒的年輕人搭建木屋的時候。起初大家還不是很樂意但聽到這是為了給孩子們搭建學堂的時候都顯得非常的積極。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當他們知道林昊要開學堂給他們的孩子啟蒙讀書的時候,大家都激動的不得了。
就在大家忙著搭建學堂的時候,林昊又去了一次縣城的書店。做一次挺好,購買了大量的小學用書和學習用品。他將這些東西拉到了趙虎的店裡。並讓趙虎將他送到了荒郊的碼頭。
趙龍的船一直就停在那裡,他一直沒有回村兒,就在船上一直等著林昊回來。剛看到林昊拎著大量的書上船的時候,連忙過來幫忙。
三人很快就把所有的書籍和學習用品都搬到了船上。林昊便讓趙虎開車回去的。而趙龍開著船朝著村子的方向駛去。
回到村子的碼頭。趙龍便和林昊將書和學習用品,從船上搬到了車裡後就開回了村子。
然後將書籍和學習用品存放到了的一個房間裡。
因為學堂還在建設當中。這個工程一點兒不小。因為林浩希望這個學堂能夠建成三個房間。而這三個房間。其中兩個用來給孩子們分班教學。另一個房間則是用來自己辦公和存放學習資料。
現在連號,每天除了巡山。這是在學堂工地上轉悠,雖然他也很想幫忙,但村民們根本不讓他插手。
時間過得很快。又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因為村子裡回來的人多了,加上開荒的面積也大了。所以這個趙虎店鋪裡的蔬菜銷量也上漲了不少。
這一次連號直接交這個月的賬本。交到了老村長的手中讓老村長來宣讀這個月的總收入和大家的收益情況。
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老村長看到了賬本上記錄的總收入還是嚇了一跳。
“我先賣個關子,總收入我們先不說。先說說這個月的支出費用。啊,出去,趙龍趙虎夫婦的6000元工資外。還有船舶用的油費。貨車用的油費,水電支出。共計一萬元。刨掉這一萬元後的總收入是。45萬元。按照之前的協議啊。食堂扣留十三萬五。剩餘的三十一萬五分到70戶。每戶可得4500元。”
“居然這麼多。上個月才一千五,這個月居然就到了四千五。”聽到每戶分的錢這麼多的時候。大家都議論紛紛的。
“靜一靜。”村長咳了一聲說道。“因為山裡的溫度。菜估計還能再種兩個月。然後就是漫長的冬季。大小夥兒可別忘了咱們這可是東北,冬季很長的。”
“所以,為了冬天大家能夠繼續有收入。現在開始我們該準備飼養家禽。比如多養些雞鴨鵝之類的。大家可以多飼養一些。這樣等進入到冬天的時候。這些雞鴨鵝就差不多應該可以出欄了。到時候大家可以分批將這些家禽放到店裡賣出去。”林昊接過老村長的話。給村民們提出了新的建議。
“這個主意不錯。養雞鴨鵝,只要喂些家裡的穀子。爛菜葉子就可以了。成本並不是很大。”村民們聽到了林昊的建議後也贊同道。
“好啦,這個事告一段落。”老村長打斷了大家的議論。“我們說一說建學堂的事情。按照目前的進度,學堂建完還需要大概一個月的時間。
學堂是福澤子孫後代的事情,而且林小子願意給我們的孩子當老師。那麼他原來的巡山工作。就必須有一個人替他去完成。這個工作就由村裡的年輕人,每人一天輪值。”老村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