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五年參齡的野山參,只有一枚三片複葉,俗稱三花,參齡在五到十年,會長出一枚完整的五片掌狀葉子,俗稱巴掌。”

“參齡在十年到二十年左右,叫二甲子,三十年左右的叫燈臺。”

“根據人參的生長方式,可以分為老山參、林下參、移山參、園參四大類,你們平時見到的紅參、生曬參、高麗參這些都是園參。”

“至於野山參的生長,對環境要求十分嚴格,自然條件、植被條件、林象條件、林地條件以及空氣、土壤、溫度、光照、水分等等都必須具備其生長要求,否則,野山參很難存活。”

“一般出野參的山,也是有講究的,一來,需要是山嶺深處,海拔六百米到一千米的針闊葉混交林。”

“從品相上看這支野山參。很符合燈臺的特徵。也就是說,這支野山參的參齡大概在十到30年之間。”

“小夥子。我用60萬收這支野山參,你覺得如何。”

唐老給出的報價已經超過了林昊的心理價位。

“可以。那就60萬賣您。”

唐老將錢轉到了林昊的卡里,問道:“小夥子。介意不介意我問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你問吧?”林昊痛快地回答道。

“我就是想知道你這隻野山參。是在什麼地方採的。看上去應該出土不久。”

“哦。就這個呀。”林昊解釋道:“我是落雲村的村民負責巡山工作。這是我在巡山過程中從大興安嶺深處的山中挖到的。”

“原來是在大山裡挖的呀。那你的運氣真不錯。現在這種東西可不好找了。”

看到林浩手中的護林證。唐老已然對林昊的話相信了大半。

“落雲村?”唐老突然很是驚訝地盯著林昊,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那個在大山深處的落雲村嗎?”

“您知道落雲村?”

“當然,老頭子年輕的時候曾經去過。不過,哪個地方出入真不方便。”

“是啊。如果是走山路的話沒個一天的功夫。基本上就是在路上了。不過,我們不是走山路出來的。”

“不是走山路?那你們是怎麼出來的。”

“您知道村外有一條河吧。”

“那當然。不過你們出來跟河有什麼關係。”

“因為那條河正好通到大山的外面。不過。這是流經縣城外的一片荒郊。沒車也沒路。我們是從那兒走過來的。不過。相交於翻山越嶺。那真是省時太多了。”

“沒想到你們找到了這樣的路。這對於落雲村來說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