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了一個女兒,威遠侯自是對唯一剩下的兒子嚴加管教。

可惜,育人卻並非一時之功就可大功告成的。

早年積下的許多紈絝子弟的惡習,如今再改,已是難如登天。

所以,就算傅文浚在威遠侯面前乖乖的,一轉身,卻又是孫女穿奶奶鞋老樣子不改。

而威遠侯年紀大了,力不從心。

縱使知道這個兒子對自己陽奉陰違,卻也是無可奈何的了。

只是,他常常感到疑惑:

為什麼從前他春風得意之時,沒有發現這個兒子本性竟是如此的頑劣呢?

若是能夠早知道,就能夠早教導、早改正了。

只是,時至今日,卻是說什麼都晚了。

威遠侯開始心生隱憂,怕這個兒子會走上歧途。

最終,非但不能光耀門楣,反而還要敗壞了門庭。

不過,事實證明,他的擔心倒是多餘的。

因為還沒來得及敗壞門庭,傅文浚就先翹辮子了。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既愛子心切、又愛權愛勢的威遠侯,自是要為自家寶貝兒子物色一門好親事。

挑來選去,聽說安國公有個女兒,因性子太烈,一直未能尋到夫家,威遠侯便動了心思。

原本,這樣的親家他是很難高攀上的。

因為一來,他的寶貝兒子至今仍舊無官無職,一無是處。

一旦離了威遠侯府,便什麼都不是了。

二來,安國公深受聖上器重,家中青年才俊輩出。

其家世、門第,皆在威遠侯府之上。

只是因嫡出只出了一個女兒,餘下的全是兒子,難免嬌寵太過,這才養成了飛揚跋扈的性子,嚇跑了一眾上門提親的媒人。

這才都過了適嫁之齡,卻一直未能許配人家。

安國公對此也頭疼不已。

因此,一見到上門提親的威遠侯,便很快答應下來,沒有絲毫猶豫。

當然,敢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威遠侯也有著自己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