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郊。

香山行宮御苑。

臘月初八,皇帝御勤政殿,定明年歸政,改為泰安元年,頒泰安元年時憲書皇曆。

普免明年地丁錢糧。

自那天開始,皇帝便搬離了紫禁宮,直接居住在了這座以山為基的香山行宮,不過直到此時,朝野上下仍然還有很多人並不相信皇帝真的會退位,認為退位為太上皇,也依然還是會大權在握。

可事實上,自朱以海頒詔宣下明年歸政後,便主動搬來行宮,還把自己的妃嬪子女等也都搬出來,直接把紫禁宮騰出來給太子了。

雖然太子請求皇帝就在紫禁宮頤養,可朱以海還是出來了,不僅搬出來,還直接把朝廷軍政都交給太子,他直接不再處置批覆題本奏章。

朱以海一股腦交出了權後,倒也是難得的清閒了起來。

就連身體都有些好轉。

香山行宮丘壑起伏,林木繁茂,是北京西山山系一部份,主峰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景界開闊,可以俯瞰東面的京津大平原。

內垣接近山麓,是行營御苑主要建築薈萃之地,這幾年皇家內帑花了不少錢,修建了各種型別的建築物,諸如宮殿、廳堂、軒榭、園林庭院等,都是依山就勢,成為天然風景的點綴。

而行宮外城佔地極廣,建築物少,以山林景觀為主調,為靜宜園苑區,這裡地勢開闊而高峻,可對園內外景色一覽無遺。

朱以海最喜歡這裡的西山晴雪,雪後初晴,景色獨好。

內外垣之外還有別垣,以嘉靖年間修建的見心齋為主,庭院以曲廊環抱半圓形水池,是一處園中之園。齋後山石嶙峋,廳堂依山而建,松柏交翠,環境幽雅。

放下肩上重擔,把政務交出,朱以海也很少再見外臣,每天登山、太極,偶爾也射射箭,騎騎馬,揹著鳥銃去打幾槍,有更多的時間去陪陪兒子女兒們。

七八歲的寧王他們現在天天跟著朱以海,父親能給他們講那些平時聽不到的精彩故事,還能帶他們去騎馬打鳥,甚至登山燒烤。

輕鬆的時間總是過的快。

轉眼間就已經是新年,朱以海的年三十除夕夜就在香山行宮過的,太子也早早帶著東宮一家子來了,連分封在外的漢王也從青海封地趕了回來。

沒有外人,就朱以海一家子,連皇叔唐王朱聿鍵他都沒請,他跟大家吩咐的是,除夕團圓夜,就都在家團聚,過個熱鬧年。

團圓飯吃的很熱鬧。

他要求每人做道菜。

年幼的皇子公主們,則由他們的母親協助完成,他還帶著兒孫們一起包了餃子。

從中午就開始張羅忙活著,等到快天黑時,這很特別的年夜飯也終於完成。

朱以海四十八個兒子,三十四個女兒,然後還有義女五公主,都到齊了。兒女中,皇太子、漢王,還有大公主以及五公主都已經結婚成親,太子和漢王兒女都也已經各自能坐滿一桌了。 …

長公主嫁給閩安侯、龍牙門總督周衍昌,是在剛入冬時大婚,現在也已經有了,五公主嫁的是誠國公劉孔昭的次子誠意侯、呂宋林加延總督劉向錫,也是在今冬完婚。

皇子公主們就坐了好幾桌,除了太子漢王以及長公主五公主外,其餘人大的不過八九歲小的才兩三歲。好在這兩年沒有嬪妃再能懷孕生育,否則可能都破百了。

妃嬪們太多,今天也只有擁有皇貴妃,以及九妃、九嬪、九婕妤的這些高階嬪妃們才能在殿中有席位,其餘低階的美人貴人才人常在答應等,除非生有皇子公主的才有一席之位,否則也只能安排在殿中門口那邊的流水席,甚至不少蒙古女真等蠻夷胡女,甚至都只能站在殿內外伺候著,只能輪流去吃流水席了。

“人怎麼這麼多?”

朱以海看著這有如千美宴的場面,都有幾分愣住,這八十多個兒女就夠多的了,結果他的嬪妃美人等更多。

開席之前,排著隊上來請安。

除了被廢掉的張皇后,現仍居東京的宮觀裡修行外,其餘的都在這,還都是有名有份,最起碼也是常在答應,沒算那些宮人什麼的。

看著請安個不停排起長隊的這些宮裝女子,一個個青春正好,他也不覺得有幾分不好意思了。

這些年為了穩固權勢,團結各方勢力,甚至後來安撫蒙古女真,以及西南諸土司,再後來又要拉攏朝鮮琉求等等,結果就是和親聯姻不斷,再加上戰爭,許多亂臣賊子叛將,以及被攻滅的建虜、女真、蒙古等,也有許多女子最後被送進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