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思忖,便悄悄派人出城去見馬國柱。

對張集這個老朋友,馬國柱也不陌生,雙方你來我往的密信往來,很快太原城裡的底細就被馬國柱知曉的一清二楚了。

張集也得了馬國柱的保證,說只要他反正,太原光復後必不追究他罪責,還要為他請功。

張集對當不當官已經不感興趣,他現在在意的是能保住性命,和他這兩年在山西攢下的這大筆財產。

得了承諾,張集也是四下活動,太原知府邊大綬是曾經挖了李自成祖墳的人,也早就跟張集一起暗裡搞走私的,兩人很快就達成一致。

幾天時間,張邊二人的投降派就拉攏了一大批太原的官吏將校和士紳大賈,他們還數次去勸說石廷柱。

連石廷柱身邊的人都被他們買通了。

石廷柱也不是傻子,太原城的形勢哪看不懂,他猶豫再三,最後還是讓張集替他出面跟馬國柱談判,爭取一些反正好的待遇。

馬國柱跟石廷柱也熟,以前在關外就已經同殿為臣了,幾番密議後,石廷柱還半夜與馬國柱在城下碰了個面,得到了馬國柱的親口承諾。

那邊濟度兄弟倆在保定聽到訊息,巴巴的又帶兵往太原回趕,結果一路奔波,剛到平型關,還來翻過泰戲山,就接到訊息,太原失守了。

石廷柱非常缺德,他雖然投降,卻又擔心在韃子那的家屬族人,非讓馬國柱配合著演了一齣戲。

馬國柱率兵攻城,石廷柱帶兵出戰迎敵,雙方大戰,然後城中士紳卻突然倒戈相向,開城迎敵,他本來已經殺的明軍敗退,結果太原丟了,最終腹背受敵,無奈被圍,他拔劍自刎,卻被麾下奪劍,最終被俘。

反正太原丟失不是他的問題。

是濟度兄弟倆不聽他勸說,中了明軍調虎離山之計,把本就不多的兵馬帶走了,讓明軍有了可趁之機。然後本來他拼死一戰能贏,被一些懦弱投降派給害了。

不管戲演的如何,但太原確實被明軍收復。

甚至是兵不血刃。

馬國柱拿下太原後,便迅速帶著李際遇許定國和丁啟光北上,把猩州、代州又給拿下了。

濟度兄弟倆領兵晚來一步,代州已被明軍所復,兄弟倆還不甘心的率兵來攻,可馬國柱領兵據城而守,鳥銃火炮不斷,城外還據守數個堡寨,內外相應,清軍攻了三次,都是慘敗。

結果還被馬國柱又來了個半夜偷襲,半夜裡殺的營嘯,八旗潰散,一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退到平型關一清點,十停去了七停。

而馬國柱得勝後卻也沒急著北上,自己鎮守代州,分兵把守雁門關和平型關、寧武關,然後兵分數路,回頭掃蕩山西其它府縣。

代北大同府先不管,先以太原、代州為中心,掃蕩山西其餘地方。

“可惜保定沒能拿下,馬光輝和石廷柱等守的挺頑強。”

朱以海不以為意,“韃子失了太原,那保定又還能守多久?”

“石廷柱、張集、邊大綬這些人如何處置?”

對這幾個人,朱以海很瞧不上,要麼是老漢奸,要麼是大貪,不過考慮到要安定直隸山西這些投降者的人心,他打算暫時先安撫為上。

“按原職授相應品級散官階,暫領原職,封妻廕子,封贈先代,蔭其一子入國子監,蔭一子入講武堂,讓他們送到東京吧。”

“晉商呢?”

晉商,聽到這名字朱以海就來氣,尤其是其中代表的八大家,賣國奸商代表。

不過考慮到眼前局勢,朱以海打算再忍一忍,“之前晉商不是跟張集他們聯合起來,跟我們暗裡走私貿易這些嗎?可以繼續讓他們走私,用他們的渠道向代北、京津,以及塞外蒙古那邊走私貿易,收集情報等。”

這些奸商都該殺。

不過現在殺了卻也太便宜他們,而且有些浪費,“讓他們捐獻一筆金銀,就算暫時贖罪了,接下來就看他們表現,望好好將功贖罪。”

“朕希望他們能夠替朝廷好好聯絡一下漠南蒙古諸部,轉達下朕對蒙古諸部的善意,希望他們能夠棄暗投明,不要再替韃子賣命了。

蒙古諸部歸附大明,一定會有更光明的未來。”

特別是河套地區的鄂爾多斯部落,明中期以來,蒙古人佔據河套地區,明失去河套地區後,套虜就成了明朝嚴重邊患之一,此後雖然幾經復套計劃,但最終都未能實行。

清虜滅林丹汗後,河套地區的鄂爾多斯部歸附清虜,清在此分設鄂爾多斯六旗,控制著南及陝北、寧夏長城,北至黃河北狼山、陰山的廣闊河套地區,整個河套的地區,只有西套,也就是寧夏一帶還在中原手裡。

前套和後套都在鄂爾多斯六旗手中,兩套周圍三面阻黃河,土地肥饒,可耕桑,東西二千里,南至邊牆北至黃河,遠者八九百里,近者二三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