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前程(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是這種大規模清田,想一下子買很多田也難。
“五百畝地買齊,我打算弄成幾個莊子,一個種桑葉養蠶,一個種棉花,還有種煙,剩下的種麥,然後再養些豬和雞鴨鵝,都請長工來打理。”種糧食的收益較低,種經濟作物收益肯定高,像陳十二這樣的軍官,手裡有銀子還有地位,搞點莊園模式是很划算的,這也是他在東京講武堂受訓時,從同學們那裡學到的,有家在江浙的軍官同學,家裡早就這樣搞了兩三年了,雖然投入大,但效益高。
哪怕是種稻,都能用更少的人種更多的田產更多的糧,如果再發展些經濟種植和加工就更賺錢了。
比如種桑養蠶絲織,種棉紡布,種煙烤煙利潤很高。不過這些需要較專業的技術,管理方面要求高,比如現在江南許多地方種煙,煙以前大家沒種過,如何種也是學問,得請熟練的老把頭來教,煙比起種糧,年後就得開始,比種糧更耗人力。
但如果種的好,就算直接賣菸葉也收益不錯,若是自己曬成旱菸,或是直接建烤房烤成烤煙,可就收益更高了。
傳統的家庭式農業種植,面臨著土地少、勞力少的重要問題,有些家庭一夫一妻加幾個孩子,壯勞力也就兩三個,可女人還得養蠶織布做家務,並沒有多少時間參與地頭的勞動,甚至有些百姓還會缺牛少馬,難以深耕。
在澆水施肥這塊,一般家庭耕種也比不上地主的農莊。種煙種桑這些就更別說。
阿富現在有時也會抽點菸,但抽的都是旱菸,買把菸葉子,拿回家自己切成絲,弄個菸斗,塞緊了點火抽,極為勁烈,但勞累後抽一杆很舒服。
陳十二現在一個月光餉銀就有五十塊,還沒算上其它的,加上之前賞賜、分賞等攢下的,手裡倒是有筆銀子,買幾百畝地,還要建莊子,請把頭,甚至買牛買豬這些,錢一時也不夠。
但現在有政策,朝廷就算變價出售官田,對官員、軍人、宗室皇親、士人等其實是有些優惠條件的,比如分期付,不同身份分期利息不同,烈士家屬、傷殘軍人他們的分期利息最低,基本上是無息。
陳十二做為現役武官,分期利息也不算高,十分划算。
“叔,你現在衣錦還鄉、功成名就了,帶我去當兵吧。”阿貴道。
“你還太小了,我回頭安排你進紅槍會吧。”紅槍會還在,而且如今各地都有,幾乎遍地開花,朝廷也並沒有取締,只是派人來予以規範組織,正式名號叫忠義紅槍會,修訂了紅槍會的新會規條約,使之成為一個地方上的團練民兵似組織,過去秘密開壇集會那套模式不用了,如今都是光明正大的定期集訓,甚至還承擔起巡邏、捕賊、守城等任務。
朝廷現在新開設了許多講武堂、士官學校等,把原來各地的武學與衛所一起取消了,永城這邊的武學,現在改成了紅槍會辦的小學堂,跟以前紅槍會夫子們教課一樣,讀書識字,講忠義仁孝,說華夏曆史,也會教些算數什麼的。
招收紅槍會子弟,學費很低,主要收六到十二歲的。陳十二希望阿貴去讀書,不是希望他將來去考秀才,而是讀書了才開算開了眼。
“以後當兵也得有學問呢,要識字會算數,這樣才能升官,要不然光會刀槍拳腳,難有前途的,安心讀幾年書,等你十八歲時,再去報考軍校,若是能考中,以後可就出息,到時出來就能從隊頭或是排副幹起。”阿富找陳十二幫忙,想讓他帶自己的一個小舅子去當兵,如今也十八了。
他妻子是之前淮南逃難來的饑民,後來他找陳十二借銀買了糧娶回妻子,妻子一家也在大丘這落戶,不過他們不是本地人,卻沒能分到田地,只能成為佃戶,佃種別人的田地。
相比起自耕農畝交二斗多租子,佃戶要交秋糧四成租,起碼也是七八斗,更別說各方面都不如自耕農,所以佃戶辛苦一年,也難有什麼節餘,比起自耕農,收益可能不到他們一成。
看到陳十二當兵發達,阿富妻子就想讓弟弟去當兵,總比現在這樣給人佃地強。
“現在不行,這次歸德團練整編為御營河南行營,萬歲爺又調來九個營的御營兵,加上之前的,還有輔兵,倒是快有九千,我們原來的團練兄弟,這次還得裁撤淘汰掉一批,大概只保留三千左右,剩下的三千名額,要接受從開封、洛陽、衛輝等鎮團練的兵過來整編。”阿富聽了有些失望。
“行營暫時是進不去的,不過我倒是建議你舅子可以報名應招驛卒,如今河南也要健全驛館、遞鋪,要招收大量的驛卒,驛卒隸屬兵部,待遇還可以,一月兩塊餉,另外還可以租十畝驛租田,都是好田,租子不高,還沒其它負擔。乾的好,也還會有些其它的補貼福利。並且,驛卒隸屬兵部,省營缺兵,會從驛卒、團練、屯鎮裡揀選補充,御營缺兵則從省營、京營裡挑選。”阿富本想讓陳十二帶小舅子去當個家丁親兵的,如今也只得做罷,他自己倒不想去當兵,有十畝田地,家裡年輕妻子,還有個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雖然日子辛苦,但也充滿希望奔頭。
“謝十二叔,我回頭跟他講清楚。”
“嗯,你跟他說,當驛卒也不錯,比當佃戶強的,現在的驛卒不比從前,這機會也是難得,錯過了,下次想當都沒機會了。”手機閱讀『小♂說÷吧→』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