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

大明湖畔。

湖東北水月禪寺門前釣磯上皇帝朱以海今天也垂一竿放釣欲做一日明湖主人。

王桑榆翩然而來。

騎一匹五花馬墨綠襖裙配草綠馬面褶裙收口的琵琶袖外罩織錦繡花比甲端的是花貌月神柳態玉骨。

人在馬上更添颯爽。

“陛下釣了幾條魚了?”

“收穫不小”朱以海笑著浮標抖動朱以海熟練的提竿又是一尾肥美的鯽魚。

“陛下真會選位置這釣磯處與泉水相通就算寒冬臘月這大明湖九成湖面都凍上了這裡也不會凍上最是釣魚好地位。”王桑榆利落下馬徑直來到皇帝面前。

“這處的魚都格外的鮮嫩沒有土腥味。”

朱以海將那條巴掌大的鯽魚取下確實鱗片都長的顏色更好看“燉湯快過年了喝一盅鯽魚湯最是鮮美加點蘿蔔絲更鮮。”

大明湖對於濟南來說相當於杭州之西湖這片由濟南諸多泉水匯聚而成的湖是那麼的靈秀。

湖畔的這水月禪寺更是歷史悠久建於五代後晉年間在濟南水門內東祀觀音。寺裡香水旺盛許多山東士子都喜歡在這裡讀書。

比如新城王氏的王士禎四兄弟章丘的李翰明兄弟等之前都在這裡讀過書。

大明湖處處是景處處是典故。

就如朱以海現在腳下的這塊釣磯也非常有名本來只是一片湖中石在崇禎十年有一位山東官員棄官歸鄉隱居就在水月寺讀書寫詩閒來便在這釣魚他還特意在此留下了不少詩篇但卻隱姓埋名並不與別人來往自號明湖主人過著悠閒的日子。

不過據說後來被韃子破城後殺了再無影蹤但他留下的釣磯卻成大明湖一景無數文人士子都喜歡來此打卡並留詩一首。

“要來一竿嗎?”朱以海問。

“我只會騎馬射箭舞刀弄槍這釣魚真不會。而且天這麼冷在這釣魚也太受罪。”

“看來你確實不會釣魚真正的釣魚人哪會在意風霜雨雪只要有口就是下刀子也不怕。”

朱以海收起竿“做魚吃吧你做還是我做?”

王桑榆今日不著禪服襖裙馬面還配了假髮倒跟昨日完全變了個人一樣。

“陛下還會做魚嗎?”

“嗯老饕也都是會燒菜的廚子因為嘴叼所以手藝好。”

“那倒沒想到我只聽說聖人節儉每頓僅四菜一湯想不到還是饕餮。”

“朕其實好吃食的精細但反對浪費。”

朱以海收穫不錯釣磯位置確實好是個很好的口子釣上來不少鯽魚鯉魚還有鰱鱅等朱以海最後留了兩條鯽魚一條鱅魚其它的叫來侍衛讓他們拿去加餐了。

在湖邊搭起了灶臺取來趵突泉的水。

鯽魚做湯去鱗摘腮除內臟清洗乾淨後起鍋燒油撒點鹽把鯽魚下鍋小火煎煎到兩面有些金黃剷起再下了兩個雞蛋煎定型這時再下入泉水大火燒開把魚、蛋下入然後放入切好的白蘿蔔絲。

這季節正是吃蘿蔔的時令天寒地凍蘿蔔卻越發水嫩爽脆鮮甜。

大火燉煮食材很快便魚湯濃白香味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