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把酒話功成(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年勇衛營老兵裡,如今也出了御營第二鎮提督張全這樣的大將,其它沒死的,混再差也起碼是個遊擊了。
這就叫從龍之功,叫元勳義從。
雖說如今官制大變,散官復唐朝之制,甚至爵位也基本上是復唐朝之制,相對比原來大明的爵位待遇,是大有不如。
可再不如,那也是堂堂國公爵不是?
世降一等,從國公降到庶民,也得傳好八九代。況且,王闖子是什麼出身?遼東軍戶出身,說白點,那是明末最苦的一群人,把腦袋夾在褲腰帶上賣命的。他從蕪湖潰敗到台州時,真的就是個潰兵,喪家之犬不是誇張。
除了還剩下一條爛命,他什麼都沒了,故鄉老家,甚至祖墳都讓韃子佔了,也沒有妻子兒女,就剩下光棍一條,和幾個同病相憐的潰兵兄弟,還有兩個軍中義子。
如今呢,朝廷重建五軍都督府,統領御營五軍,他王闖子是左軍大都督,去年皇帝納了次輔祁彪佳的女兒入宮,王闖子也娶了祁次輔女兒做側室,還成了連襟呢。
功成名就啊。
他對現在是非常滿意的。
一角,幾名宮廷副師正在迅速的繪畫,要把今日這場面畫下來,不僅有南京以前的宮廷畫師,也有從澳門等地來的西洋畫師,各有技法。
王闖子一口悶,酒沒喝多少,整個臉龐紅撲撲的。
王安王忠源張全幾個,都是勇衛營出來的,都是王闖老兄弟,此時也都站起來向皇帝敬酒,大口乾了。
“吳卿!”
朱以海摸出幾張銀票來,“當初朕至海門,深為卿一句世受國恩所感動,卿後來還借給朕一萬兩銀了,當初說好三年後還本付息,三分利,當初借條寫的是到期總共兩萬零八百兩,過了今晚,就是紹天四年了,這借條也快到期了,朕呢,今天提前還了,這是兩萬零八的銀票,大明皇家銀行的票,你隨時可以支取兌換。”
海門吳凱起身,看著皇帝遞來的銀票,猶豫了。
當初借出那一萬兩時,確實是心疼好久,也只當是捐獻了,沒曾想過皇帝會還。這一晃快三年,還真把這事快忘記了。
在從龍元勳諸將裡,吳凱論打仗本事其實應當是最差的,也沒怎麼打過什麼仗,這幾年一直在後方鎮守,不過吳凱雖打仗不行,但其實八面玲瓏,帶兵留守什麼的還是挺在行的。
也很好的完成了鎮守的任務,甚至協助地方徵稅徵兵之類的都不錯,他幾個兒子也都是總兵副將,當初他海門營三千人,就一百二十個家丁,如今這一百來人,活著的最低的也是營官了。
在軍中,海門營那也是一號山頭的。
皇帝也沒虧待他,吳凱現在是五軍都督府總後勤部長,地位還是不錯的,散官是正二品輔國大將軍,軍銜是右都督。
爵位是吳國公,世襲爵,實封一千二百戶。
他這幾年更胖了,好似一頭偷吃蜂蜜被叮腫了的棕熊,可在皇帝這裡還是挺得信任的。
“這銀票臣不能收。”
“朕當初說的是借,自然就有還,朕豈是那言而無信之人?”
吳凱笑著道:“其實臣這幾年雖沒偷沒搶也沒貪汙侵佔什麼的,但這家業卻是發達了,陛下賞賜的也不少,我家原也有些底子,這幾年投錢開礦經商販貨下海的,著實沒少賺,跟著陛下投的那些兵工廠船廠等的股份,收益就非常豐厚了,我估計我現在也是身家百萬了,不差錢。”
“朕當然知道你現在身家厚,但一碼歸一碼,這是借的就得還,你不能讓朕說話不算話,收下。”
吳凱接過。
“臣希望把這銀票表起來,永不兌換,留給子孫,代代相傳。”
朱以海提醒吳凱,這銀票不是兌換券,是相當於支票的,這種大額的上面有九十天的有效兌換期,過期可就做廢了。
吳凱卻笑著說這銀票上有陛下的簽名,遠超兩萬零八百銀元。他還說之前皇帝賜給他的墨寶忠孝傳家,他還收藏著呢,現在正好一起收藏。
朱以海倒也清楚吳凱確實挺有錢。
他當初借一萬,算是借了小半身家出來,挺不容易,不過後來跟著朱以海,確實也沒虧。除了最開始那段時間比較困難,後來開啟局面後,來錢的渠道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