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長白山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謝遷看著他們這快餓死的樣子,倒也不奇怪,韃子雖然還控制著山東不少地方,但駐防八旗都縮在濟南、徐州這些大城,其它綠營戰兵,也都龜縮在府、縣城裡,在鄉野的都是那些城守營、汛塘兵,本就戰鬥力低,待遇差。
被明軍封鎖這麼久,他們還活著都已經算比較能扛了。
“給他們些吃的。”
謝遷的家丁扔給他們一些窩頭,冷硬的玉米窩窩,幾人卻跟看到寶一樣,撲上去就搶,抓到就往嘴裡拼命的啃。
好久沒有吃過糧了,邊吃邊落淚。
“慢點。”
謝遷對幾人的鎧甲武器很不客氣的笑納了,他對於來投的人都會接納,但這些裝備肯定會先給自己心腹們,等以後他們證明自己了,才會給他們裝備。
幾人吃著吃著落淚,吃著吃著又噎著,差點沒噎死,拍胸錘背喝水,才總算回過神來。
“大人要去哪?”
謝遷瞧著這幾人,笑著道,“我們在這裡等朋友。”
把這幾人收下,安排到後面去,每人發了一杆木槍,就算入夥了。
這時幾人才有空細細打量這支白袍會的人馬,約有幾千人,最精銳的應當就是謝遷帶的那百餘白袍騎士了,後面則是約三百騎騾的,然後剩下的就是扛著長矛的青壯數百,再後面有許多人跟他們一樣瘦弱飢餓,又帶了許多老弱家口。
整個隊伍據說也分為了五營,前後中左右營,不過他們看不出有什麼區別,反正就是群流民。
吃了幾個窩頭倒是恢復了不少精神,雖然這是用一套裝備換來的,正常怎麼也得值個七八兩銀子的,他們之前沒有賣掉,也是不知道能賣給誰,否則早賣了,現在只換了幾個窩頭,卻也不後悔。
憑著獻了八套裝備,倒也在這營裡得了幾分信任,他們的哨長是個手拿鏈枷的粗壯漢子,以前是個佃農,在打高苑時據說一鏈枷打死了個綠營兵,所以當上了哨長。
據他說,他們之前在大清河、長白山這一片到處遊擊,最近跟淄川丁可澤聯絡起來,準備裡應外合破了淄川縣城。
“聽說大明御營已經出兵,要來打濟南了,咱們這次就要奪了淄川,為王前驅。”
長的魁梧粗壯的謝遷是高苑縣謝家倉人,年輕時大清河發水災,跟著家人逃荒到了淄川,後來便在張店名門韓家做佃戶。韓家世宦,韓源崇禎元年中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崇禎十一年罷歸,韃子一入關,他便跟淄川同鄉孫之獬入京朝拜,被清廷起復。
韓源起禮科給事中,後升吏科都給事中,在清廷官運還挺好。
不過謝遷恨韓家人,當年韓家趁他們受災逃荒,用一點糧食就把他妹妹買為奴婢,又說是收留他們,其實就是把他們一家當牛做馬驅使,經常責罰打罵,食不果腹。
後來謝遷回到了高苑老家,因為早年參與白蓮教秘密會社,所以趁亂舉事,他把矛頭對準跟韓家一樣降虜的地主豪強。
他帶著幾個兄弟潛入家鄉大地主張聖鵠家,把他殺死,把他的財產、糧食,分給當地貧苦百姓,舉旗起義,很快就招到了許多活不下去的窮人。
不到一個月,他就聚起千人,然後一個裡應外合就攻克了高苑縣城,殺死知縣武振華,將該縣百姓照冊點名,分發錢糧。
此後又攻下劉家鎮,打下長山縣,名頭越來越響亮。
哨長說起謝遷,都滿是崇敬,覺得這是位真正豪傑好漢。
“你們怎麼沒去投明軍?”隊長問。
哨長笑笑,“大當家說明軍規矩多,而且人家不是什麼人都要的,咱們這些人拖家帶口的,過去了別人也不要。”
聊了會,哨長有事走了,八個綠營兵此時肚裡有食,一人抱了杆剛領來的簡易木槍,倒是挺澹定。
“我覺得這謝遷野心不小,他肯定是想拉著這些人,鬧出更大聲勢,拉起更多人馬來,到時跟大帝也有本錢好討要官爵。”隊長分析。
“嗯,亂世裡有兵有槍就是草頭王,沒錯。”大家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