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帝卻覺得挺不錯。

外面兵荒馬亂,多少人還吃不上飯呢。

今年夏收過後,江南難得不錯的豐收,沿太湖各地,糧價也是回落到一兩一石,但是為了供應其它地方,朝廷仍還實行統購政策,按口留給口糧,其餘的統一收購。

其它不種地的百姓,都得憑糧票限量供應,計劃外的糧,那都得是階梯高價糧。

再有銀子,也不敢隨便浪費。

因為口糧以外的糧,分檔階梯計價,買的越多越貴。而豬羊牛雞鴨奶蛋這些,價格卻依然很貴。

甚至朝廷在全國禁止私釀酒,只許官府專賣,限量釀造供應,價格也是比以往貴了不知道多少倍,原因便是釀酒得消耗很多糧食。

當然,皇帝天下之主,就算一餐想吃一百零八個菜也沒問題,但皇帝提倡節儉,禁止奢侈浪費。

洪承疇做為諫院院長,手底下的言官們就經常盯著百官,誰敢大吃大喝奢侈浪費,立馬就會彈劾。

甚至有人專門盯著那些官員家,他們家倒掉的垃圾桶,都會有人去翻,誰敢浪費,那第二天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對於有錢來人說,食物決不會消費不起,就算二兩三兩銀子一石,又算什麼。但對於朝廷來說,這個浪費的頭不能開,所以盯的很嚴。

現在奉天的官員們都不敢隨便請客,一般也就是喝喝茶,要留飯也是便飯,絕不敢超過四菜一湯。

皇帝都是四菜一湯,你臣子還敢逾越麼?

入夏後,天氣漸熱。

朱以海看著殿外小海碧波盪漾,水面上又停了許多船。

還有剛從覺華島回來的船。

天雄鎮駐於覺華島,去年故意誘虜踏冰而攻,結果這顆精心準備好的毒丸,讓韃子損兵折將數千人,還損失了大小數十門炮,浪費無數火藥。

可謂是打出了明軍的威風。

搞的韃子不得不調蒙古兵增援寧遠,防範山海關。

而天雄鎮還又佔了幾個遼西海邊小島,甚至還計劃覺華島東面的葫蘆島半島上建堡,還計劃奪取原望海臺。

引的清軍慌忙來爭。

葫蘆島是個半島,三面環海,北面錦州灣,有五里河、連山河等注入,西面寧遠衛城,東北寧遠中左所,望海臺西還有寨兒山堡,隔錦州灣還有塔山堡等。

這個地方其實不好爭奪,可韃子先前吃了這麼大虧,哪敢大意,只得全力來爭。

結果總兵盧象觀也不過是虛晃一槍,等調來了寧遠錦州等地清軍後,他便回頭往西去打廣寧諸地,韃子疲於奔命,配合山海關守軍來援。

盧象觀沿海搶了幾把,又往東再去打望海臺。

雙方你來我往,韃子東奔西走,不增援又怕守不住,雖然清軍守住了廣寧、寧遠、錦州諸城,明軍並沒怎麼去攻這些堅城,可是遼西走廊人口很多,土地肥沃,雖經戰亂,但韃子入關後,還是在這裡遷移安置了大量的滿人及漢人。

現在盧象觀的天雄軍在海上來去自如,到處登陸攻擊,不打堅城,主要就打那些滿人莊屯,每破一屯,必殺韃子青壯,然後擄其年輕婦人孩子離開,並解救那些被擄為奴的漢人。

對那些降清的漢人,也都勸他們隨船遷往覺華島,然後前往登來,再做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