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遠征司令(第2/3頁)
章節報錯
最後還是認為澎湖的港口位置和條件更好,選擇佔領澎湖建城堡發展。
後來崇禎初,鄭芝龍實力漸強,並接受朝廷招安,控制著廈門、金門等地。
後來,鄭芝龍主動與荷蘭人簽訂貿易協議,雙方約定,互不襲擊侵犯,荷蘭人從鄭氏手裡採購大明商貨等等,其實就是雙方各自壟斷一方貿易,荷蘭人不管是買大明商貨還是出口到大明的商貨,都只能跟鄭氏交易,不能跟大明,也不能跟其它海商交易。
而鄭氏也只能跟荷蘭人交易,不能把船直接開到西班牙控制的馬尼拉,或是葡萄牙人控制的澳門,以及更遠的南洋諸島去交易。
不過這個條約簽訂後,雙方仍然還並不滿足,各種試探,甚至攻擊。
鄭芝龍借自己與荷蘭人達成的協議,誘使當時海上最大艦隊李魁奇的手下叛亂,然後裡應外合,聯合鄭氏、荷蘭艦隊,三方夾擊,活捉李魁奇。
荷蘭人也有樣學樣,挑唆李魁的手下造鄭芝龍的反,想借機打壓鄭氏,獲得更多利益,結果鄭芝龍降明後,在明朝的支援下,很快鎮壓了叛亂,與荷蘭人的矛盾卻是一觸即發。
於是荷蘭人後來在鄭芝龍與劉香決戰時,對明朝發動進攻,一支艦隊進攻南澳,一支艦隊進攻鄭芝龍的老巢廈門。
荷蘭人重創了明水師和鄭芝龍,但鄭芝龍行緩兵之計,拖住了荷蘭人,隨後鄭芝龍聯合朝廷水師,雙方在料羅灣舉行大海戰。
可結果卻是鄭芝龍擊沉荷蘭戰艦兩艘,俘獲一艘,擊沉劉香海盜船數十艘,極大重創了荷蘭人與劉香的聯盟。
鄭芝龍也是展示出高超的水平,主動給荷蘭人去信,提出願意接納荷蘭人到沿海貿易通商,並鼓勵他們到臺灣去貿易,略施手段,便成功的分化了荷蘭人與劉香海盜集團的聯盟。
後來劉香屯兵澎湖,企圖再次與荷蘭人結盟聯兵,結果荷蘭人拒絕了他,惱羞成怒的劉香出兵攻打臺灣荷蘭人的熱摭攔城,但實力大弱的他對於這種西式稜堡毫無辦法,最後也只得憤憤而歸。
失去強援的劉香成了喪家之犬,鄭芝龍乘勝追擊,痛打落水狗,成功剿滅劉香。
在那以後,荷蘭人也意識到明朝的頑固,和鄭氏的強悍,所以也就徹底放棄直接進攻中國之心,乾脆安心的在臺灣發展,被迫接受了透過鄭氏貿易的現實。
經過多年經營,他們建立起了巴達維亞、臺灣、長崎的這條貿易航線。
雙方也維持了十多年的安穩。
範德朗也從當年進攻澎湖時的一個毛頭小夥,到如今的一個快五十歲的老頭,而且一步步做到了一個艦隊司令的位置。
只是現在他面臨的形勢,比當年他的艦隊司令還要差的多。
其實之前明軍要攻臺灣,那邊也早收到風聲,這風聲也正是出自鄭氏。鄭氏暗裡派人通知臺灣荷蘭人,說明軍要來奪取臺灣。
番茄
荷蘭人趕緊派了一條船趕回巴達維亞,請求援兵。
巴達維亞方面聽說後,還是有些緊張的,立馬就派了一支艦隊北上,結果先是遭遇風暴,然後又中途染上疾病,有六百多名士兵染病,使的這次遠征救援艦隊瞬間失去戰鬥力。
救援艦隊想要返回,但臺灣評議會舉行投票表決,反對他們回去,並叫停他們此行的另一個任務,伺機奪取澳門。
他們要求援軍就駐紮臺灣。
但艦隊司令是總督心腹,維持這支艦隊在臺灣常駐,收益和成本不成正比,他們本就是東印度公司的,作任何事情,首先都看中的是回報利益。
所以最終艦隊留下了六百多個染病計程車兵,然後帶走了所有軍官和兩條戰艦。
因此等明軍渡海來攻時,當時留在熱蘭遮的荷蘭戰艦就四條,其中最大的赫克托爾號也不過載炮三十多門,第二大拉格弗蘭號也只能載炮二十多門。
明軍渡海來攻,陸續抵達的部隊多達兩萬多人馬。
荷蘭守軍這時才終於相信明軍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