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拼的就是實力(第2/3頁)
章節報錯
以前明朝是衛所軍戶制,一旦當兵,就成世襲軍戶,戰死了就要由兒子繼承當兵,沒兒子則兄弟頂替。
有接替的,那陣亡後只給點燒埋銀子。
沒人繼承,給三年的糧,一月一石,三年就是三十六石糧,隨後妻子領半祿,也就是一個月給三到六鬥,如果妻子改嫁就沒了。
當然,明朝衛所糜爛,財政困難,連那些當差的衛所守兵,都拿不到月糧,一直拖欠著,那些遺霜們的那點月糧就更難拿到手了。
就算能拿到手,對比韃子的撫卹,那也是相差巨大的。
同樣是一條命,在戰場上本來應當是等價的。
結果韃子的命卻比明軍的貴上好多倍,人家優厚待遇,無後顧無憂,自然奮勇敢戰,明軍平時吃不飽穿不暖,餓著肚子上戰場,家裡妻兒老小還在捱餓,這怎麼打仗?
甚至戰死了,家人也沒保障,那就是白死。
誰願意拼?
朱以海給御營士兵提高了軍餉,提高了軍功賞賜,也提高了戰死受傷的撫卹等,之前是戰死給十兩。
後來提高了些。
“諸位,我們要跟韃子打仗,要想打贏韃子,不能光一味要求將士們勇敢、犧牲,首先就得給他們提供跟韃子起碼一樣的鎧甲武器,提供給一樣的糧餉,甚至給予一樣的撫卹保障,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些,也就沒有臉去要求他們比韃子還勇勐敢戰!”
“災害時,治災先治吏,
戰爭時,治國先治軍!”
“要治軍,先要厚賞!”
“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是世上從沒有過的道理!”
皇帝一番話,說的劉宗周這個炮王都沒法接。
張了幾次嘴,最後還是閉上了,是啊,只談犧牲,不談待遇,那不是耍流氓嗎?劉宗周最重道義,此時也張不開這嘴了。
“不說比韃子待遇更好,起碼不能讓咱們計程車兵還不如韃子!所以朕不但不會削減他們的軍餉,甚至還要再提高一些!”
“之前,我們的將士們實際上一直是發的半餉,年節時再補發部份,也基本上只補發了一半,仍然欠著許多。”
韃子也發年節三賞,是月餉的一半了,這是額外的。
他們馬甲一月四兩,那是實打實四兩,一年四十八兩,年節還能發二十四兩,那就是七十二兩一年了。
朱以海御營上等兵一個月四兩五,但平時發一半,每月發二兩二錢五,端午、中秋、新年三次,每次發四兩五,然後一年下來還欠十三兩五。
三個年節,等於是每次補發一個月全餉,最後還欠三個月的。
韃子馬甲一年實到手七十二兩,御營上等兵到手是四十兩半。
韃子一年還有二十四石糧,御營這邊是每月六鬥,一年才十二石。
朱以海現在說要提高御營士兵待遇。
以後比如上等兵四兩五一個月不變,平時仍發半餉,年節各補發一個月全餉,一年下來欠三個月。
這三個月餉,朝廷給他們存起來,另外再補三個月存進去,等於御營上當兵當一年兵,到手四十兩半銀子,朝廷還給他專賬上存了半年的餉銀二十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