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大同姜瓖(第2/2頁)
章節報錯
真正讓他下定反的決心,還是清廷在不斷剝奪他的實力,也就是搶他的地盤,阿濟格幾次駐宣大。
甚至在今年,清廷還搞出了王公世鎮的這麼一出,豪格鎮西安,阿濟格就是鎮大同。
大同可是一直被姜瓖視為自己的私人領地,哪能讓阿濟格來搶了,雖然後來朝廷改阿濟格鎮太原,但因為蒙古騰機思叛亂,阿濟格又領兵進駐宣大,大量八旗、蒙古進駐,這讓姜瓖非常不安。
他認為阿濟格等就是要來奪地盤的。
而大明此時也派了曾經在寧波號為六狂生之一的董志寧前來,他以兵部給事中兼宣大監軍御史的身份前來,親自面見姜瓖,帶來了皇帝給姜瓖的親筆信。
朱以海在經歷了川湖陝甘等地的一些降將復叛後,對遠在大同的姜瓖,算是給了特別待遇,為了策反他,在後方牽制些清軍力量,所以特旨授封姜瓖為宣大總督,仍掛鎮朔將軍印,賜封代國公爵,加前軍左都督府左都督。
一個武將,卻直接授總督,還封國公,這確實是破天荒了。
雖說比起先前韃子封他大同王相比,爵位差點,但仍讓姜瓖很是心動的,而他的謀士也勸說他遠交近攻。
上表擁南京的紹天皇帝,實際上對大同沒什麼影響,南京也不可能直接干涉的了他們,大同,仍是他們的大同,甚至投了南京,也有一個強力後授。
姜瓖此時已經決心反清,但還差一個契機。
這個契機也很快來臨。
因為南邊前線局勢不好,阿濟格又率駐於宣大防範蒙古叛軍南下的八旗、蒙古、漢軍諸部,南下太原,準備前往洛陽。
等阿濟格等一走,姜瓖又趁總督耿焞帶著一眾道員、知府等官員們出城去驗收糧草的機會,突然下令關閉城門,在大同城內剪掉辮子,恢復大明衣冠,正式叛清歸明。
姜瓖的造反謀劃已久,他的部眾也大多都是聽從他的號令。
他們迅速奪取了大同城,然後將城裡不多的滿兵、蒙兵圍殲,然後派騎兵出城追殺耿焞等總督、知府、道臺等官員。
殺了耿焞後,他便提著人頭來拜見董志寧。
董志寧很淡定。
姜瓖早有反意,這一天終於來到,也不足以讓他吃驚。
“姜總督忠心耿耿,萬歲在登萊也會清楚的,山西的將士、士紳、百姓們更會擁護,將來史書更會濃墨重彩的記下這一筆!”
大加稱讚了幾句後,董志寧也正式取出了皇帝授予姜瓖的大明宣大總督的大印,以及代國公的金印,並王命旗牌尚方寶劍等,讓他總督宣大甚至山西等地兵馬。
“現在接下來要趁韃子不及防備,迅速聯絡各地義士,迅速發兵襲取各地!”
姜瓖拿到了印信這些,也是精神大振十分滿意,雖然長子還在北京做人質,可現在也顧不得這些了。
自清軍入關後,韃子動不動就徵發大同的糧食、馬匹甚至是壯丁,他和部下的大同兵將也被頻頻調動,這使的宣大的百姓負擔加劇。特別是在去年江南失守,湖廣糜爛,淮揚崩潰後,宣大更是被強徵暴斂,許多士紳地主都破了產,普通百姓更是大量逃亡。
可以說現在的宣大邊地,那就是遍地乾柴,只要一點火星子,那必然成燎原之勢。
百姓苦暴清久矣,只是一直沒有個能夠帶領的人站出來而已。
大同是北方重鎮,明朝時就一直是九邊的核心,城防險固,兵馬也很驍勇。
姜瓖終於反了,還立馬得到了大明天子授封的官爵印信,他把董志寧請到校場,向全軍介紹,董志寧宣讀皇帝詔書,對大同反正將士皆予封賞。
一時間,自然也是氣勢如宏。
此時恰好阿濟格南下河南,多鐸去了山東,另外一些八旗、蒙古等又北上防禦騰機思和漠北蒙古的叛亂,宣大空虛!
這邊旗號一舉,宣大、山西的官吏士紳百姓早受夠了韃子的橫徵暴斂,紛紛響應,一時間,山西反清義軍遍地而起。
朔州、渾源、岢嵐、保德、寧武、忻州、澤州、蒲州等地或起事,或被義軍攻克,一時間風雲變色,山西居然只剩下了太原等極少地方在這狂風暴雨中強撐著。
而山西這邊火如荼的起事,也迅速波及到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