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紹天帝鞭長莫及(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是他們跟當初朱大典和湖廣五忠差不多,義軍太雜太亂,各地你號稱三千我號稱五千的,說是義軍,其實許多就是百姓。
往西安匯聚,一時倒是人多勢壯,但隨之而來的則是這麼多人馬的糧草供給問題,甚至是統一指揮排程的問題。
缺糧少餉,不少義軍本來還是順軍甚至是一些草寇,他們沒糧就搶,一時間倒是讓關中亂上加亂,本來百姓對這些義軍是翹首以盼,熱烈歡迎的,可誰知最後卻搞的大家紛紛抱怨,甚至避之不及。
不僅如此,高鬥樞這個總督仍然無法有效號令這些人馬,賀珍這個提督也是如此,孫守法這個巡撫一樣。
本來高鬥樞提議,要把十萬義軍分為戰輔,戰兵也要重新編設營伍,計劃五百人一小營,三千人一大營,一萬二千人為一軍,戰兵共分前後中左右五軍,六萬戰兵,另四萬餘輔兵。
但一涉及到整編,各路義軍首領們就開始意見多起來,他們爭官職爭頭銜,甚至爭糧爭餉。
爭論不休,沒有進展。
亂糟糟的兵馬雖眾,但沒有整編,沒有統一指揮,雖然拉到了西安附近,但面對空虛的西安城,卻仍是浪費時機。
西安城裡的陝西三邊總督孟喬芳是個老漢奸。
原是直隸人,祖籍徐州,在明朝做到副總兵,後罷職歸鄉,十六年前,清軍攻佔他老家永平,孟喬芳與知縣張養初、兵備道白養粹、副將楊文魁、遊擊楊聲遠等十五人出降。
仍為副將,後隨清軍返回遼東,積極賣命,入漢軍鑲紅旗,累功封漢軍梅勒章京,入關後,升刑部左侍郎。
阿濟格班師回朝後,出任三邊總督,鎮守陝西。
本來孟喬芳是個光桿司令,手下根本沒幾個兵,賀珍、白廣恩、馬科這些將領都是降將,有明將有順將,都是些桀驁軍頭。
所以孟喬芳上任之初,就給清廷不斷上奏,說賀珍這些人絕不可信,尤其是漢中重地,不能交給賀珍,他提議調賀珍等至其它地方剿賊,以此名義調離,然後清廷派兵接管漢中等重鎮。
甚至還提出了一些挑拔離間的詭計,用來讓賀珍等內訌。
只可惜出了個朱以海,他在朝中有錢謙益、嚴我公等不少高階內線,孟喬芳的計劃都被朱以海知曉,然後直接就抄了副本拿給賀珍等看,在一番勸說下,把賀珍給提前勸降反正了。
賀珍孫法守武大定等反正,孟喬芳是措手不及的,甚至原本他已經快拉攏成功的漢中另三位總兵羅岱、黨孟安、郭登先也都跟著一起反正了。
賀珍等連兵十萬會攻西安,聲勢浩大,當時西安府裡的許多韃子官員都十分恐懼,不少人勸孟喬芳撤離西安,暫避鋒芒。
可孟喬芳雖手下僅一千人,卻仍然堅持要守城,派標營副將陳德守西門,任珍守北門,甚至還把一口棺材擺在他的總督衙門,宣稱要與城共存亡。
又派人搜捕細作,斬殺試圖內應計程車紳,一時卻也穩住西安,又到處宣揚,說平西王吳三桂和固山額真李國翰率大軍已到附近。
又拿出銀子招募重賞民壯守城。
各種手段下,西安沒亂起來。
賀珍他們卻還在城外浪費時間,為合營整編之事鬧個不休,甚至為了搶奪糧草等事而大打出手。
等他們一路鬧著到了咸陽。
孟喬芳見吳三桂還沒到,便馬上又使了個陰招,派了家丁攜帶了一萬兩銀子去咸陽,聲稱打算反正歸附。
然後又說現在西安城中陳德任珍二將忠於韃子,所以希望義軍給他一些時間,讓他先除了二將,到時便可直接開城投降,不用費一兵一卒。
他甚至表示能夠為義軍籌集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