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鴻逵當初在兩京時,就看透了大明的腐朽與不堪。

相比之下,鄭氏如今的條件非常好,財力雄厚,這海上貿易和令旗一年的收入,遠超大明國庫,甚至超的太多。

朱以海北伐,打出赫赫威名,可他才多少兵?

且基本上都是新兵。

朱以海能做到的,他們為什麼做不到?

鄭家的軍力絕對還在朱以海之上。

所以何必委身去聽從朱以海?

但是鄭芝龍卻仍然還是搖頭。

鄭鴻逵極為失望,他不由的想到了當初天啟四年時,他們在日本時,還奉顏思齊為盟主,當時大家還密謀起兵推翻日本幕府,要在那裡建立國家,尊明為宗主。

當時二十八位海商海盜盟誓,可惜起義前事洩,他們被迫倉促出逃,他們後來去了臺灣,準備以臺灣為基業,派人前往漳泉招募移民,用僅剩下的十三條船一邊開展貿易和劫掠,一邊在島上建立移民營寨,招募了三千多移民。

可在天啟五年,才三十七歲的顏思齊染病不治而亡,鄭芝龍娶了顏思齊的女兒,繼承了這份基業,被推為新盟主。

成為盟主後,鄭芝龍召集了十八位有名望的海商海盜,歃血為盟,結拜兄弟,稱為十八芝,人人名字帶芝。

在成立十八芝後以兩年時間,就消滅明朝水師提督俞諮皐統領之福建、浙江水師及買辦武商漳州幫許心素。

但不久後,在面對朝廷的招安後,十八芝最終還是分裂了,鄭芝龍率領一部份兄弟歸附明朝,成為一官黨,另一部份另立門戶,如劉香李魁奇何斌郭懷一等。

後來其它人陸續被一官黨所消滅。

當初他們在臺灣的時候,十八芝聲勢極大,雄霸海上。

尤其是他們很輕鬆的就擊敗了明朝的福建浙江水師,以及漳州幫大海商許心素,可以說在那一戰過後,他們已經成為海上霸主。

在接下來的發展方向上,十八芝不少人都認為應當以臺灣為根基,趁明朝水師已敗,出兵奪取福建沿海金廈等地,自立旗號,就如同他們當年在日本與顏思齊他們所謀劃的一樣,要建立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王國。

但是鄭芝龍這位盟主卻不同意,他堅決要以打促和,以打促招,他要讓大明來招安他,理由是他們只是一群海商,是不可能斗的過大明的。

最終十八芝談不攏分裂。

如果說當年十八芝實力還不算強,但時隔多年,現在的一官黨的實力已經遠超當年。他們當年在臺灣移民不過數千,船也不多。

但現在大小船數千艘,幾乎控制整個福建,甚至一年收入有幾千萬兩銀子,兵強馬壯。

這等實力,偏偏中原混戰,大明已經崩塌,那還猶豫什麼?

可鄭芝龍仍然還是退縮猶豫了。

“大哥!”

鄭芝龍彈了彈菸灰,緩緩道,“成大業者,得有天命。”

“之前,我本以為闖王李自成有天命,能坐北京,可隨建州女真入關橫掃中原,我又以為異族要統治中原。

但是現在看來,大明氣數未盡,朱家仍有王氣,魯王才是真命天子,你看那氣吞如虎的氣勢,就算明太祖當年也沒有這麼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