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的時候,捻軍後來就找到一個破解清軍的戰法,那就是以機動對機動,在數省的大範圍內搞高機動大範圍的運動作戰,尋找薄弱,避實就虛,找到機會後,就集中主力重點圍殲。

僧王帶領的晚清最後騎兵集團,雖然數敗捻軍,但最終還是被捻軍的騾馬化主力,找到機會伏擊殲滅。

清軍打仗向來喜歡佔據主動,主動尋找機會,主動出擊,圍城打援,千里奔襲,甚至窮追到底。

所以朱以海在最初的時候,根本不守城,因為你守就處處都是破綻,到處都是漏洞,防不勝防,倒不如始終抱團,聚集主力部隊不斷運動,反客為主的以進攻取代防守。

趁清軍主力北返,江南空虛之際,不斷的滾雪球。

清軍守杭州,明軍就打蘇州,清軍守江寧,明軍就打揚州,反客為主。

這就如同下棋,透過這種不斷的調動,改變區域性戰場上的兵力對比,使的本來總體實力遠弱於清軍的明軍,在一個個戰場上,卻始終呈壓倒性的優勢。

“諸位,蘇州的康喀喇是三部韃子中最弱的,而且蘇州的土國寶現在已經上了咱們的船,所以這裡不急著動,這是一個重要的誘餌。”

“咱們得用這個釣松江的和託,釣杭州的珠瑪喇。”

“魚還沒上鉤,就急著扯竿,只會嚇跑魚兒。這魚若是受驚,退回老窩,可就不容易了。”

王相雖年輕,但有都監沈文忠的大力支援,副提督張名斌也是很尊重這位主帥,沈猶龍等地方大員們也表示會全力配合御營安排,盧象觀和張鵬翼等御營總兵也就只能聽從安排。

接下來一直到過年,明軍都只是在蘇州城外打造攻城器械,可能是受惡劣雨雪天氣影響,進展很慢。

言情

康喀喇帶著八旗在城上盯了一段時間後,也鬆懈下來。

土國寶倒是精神十足的拼命加強城防戒備,日夜練兵,徵集全城的工匠打造器械,防禦武器等,甚至把百姓家中的鍋都給搶走了打造刀劍箭頭等。

蘇州城日夜戒嚴,嚴格實行限制供應糧食政策,幾乎就是當初杭州被圍時的翻版。

好在土國寶非常忠心,就算百姓一天只能勉強吃一頓稀的,綠營一天也只一干一稀,撫標家丁才有一天三頓乾的,但卻始終保證著滿城裡的一千八清軍的充足糧食供應,甚至還總能給他們弄些豬鴨魚供應。

土國寶甚至還主動建議,把滿城裡的其餘漢人全都遷走,只留下那一千八滿兵駐防,以免那些漢人百姓中有居心叵測之輩暗裡明裡應外合製造混亂。

新年的時候,土國寶甚至還給滿兵弄來了許多酒水,又送進去許多頭大肥豬。

這讓康喀喇非常滿意,雖然松杭的援軍遲遲未到,但起碼蘇州城在土國寶的堅守下跟鐵桶一樣牢固。

康喀喇不再天天跑到外城上巡守,回到安全而又舒適的滿城裡等待著援兵,等待之餘,還揮筆給江寧的經略嚴我公連上多道報告,說明賊重兵來攻,但在他們的堅持下,明軍毫無機會。

又說只待松杭援兵一至,他就將內外合擊把蘇州這邊的明軍擊潰,一舉殺回到江寧城下,讓嚴我再堅持。

又向北京上奏,稱明魯王雖一時得意,猖狂稱帝,但要不了多久,他們定能擊潰明軍,收復江南。

這些話並不完全是吹噓,而是他深信如此。

松杭還有五千八旗精銳,又有超勇公鄭繼武和浙江提督李遇春這些能戰之兵,甚至松江知府還是嚴我公的親兒子,浙西之兵是江南糜爛後,唯一還始終保持著高昂戰鬥力的一支清軍綠營。

他們不僅收復了杭州,平定了浙西、蘇松叛亂,甚至還曾一舉攻下了南明行在紹興。

僅浙西那邊就有好幾萬戰兵,加上松江那邊的綠營,再加上八旗,起碼也能有五萬戰兵,披甲都不下三萬。

這麼多兵,尤其還是這麼能戰的一支精銳北上,那明軍自然是不堪一擊一擊即潰的。

若不是怕嚇跑蘇州城外的明軍,康喀喇甚至都想與土國寶召集精銳,發動突襲反擊了。但是最後他還是強行按捺住了自己的衝動,還是等松杭精銳到了後再動手,到時就不僅能擊潰明軍,還能一舉全殲了。

現在動手,就算贏了也不能全殲,不免打草驚蛇,美中不足矣。

他完全忘記了他之前在常州被明軍伏擊,最後被圍在常州城中提心吊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