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四打蘇州(第2/3頁)
章節報錯
土國寶守蘇松以來,搜刮百姓的手段層出不窮,百姓苦不堪言,剃髮令之下更是惹的天怒人怨,而土國寶三丟蘇州城,李成棟、吳勝兆等先後反正,更令蘇松之地徹底糜爛。今年秋糧剛收,結果清軍就開始下鄉搶糧。
百姓們辛苦在這亂世裡種地,結果剛收穫就被搶走,誰不怒。
那些大族士紳們有些原本以為恭迎新朝就能繼續過安穩日子,誰知道土國寶可是一點不客氣,今天徵糧明天收稅,後天加派,再後天又攤派,攤完再攤,稅上加耗,最後還要借款借糧。
本是富裕之地的蘇松,原本絲織發達,手工興盛,可現在外面的糧運不進來,本地的商貨沒法流通,不僅那些手工業主們維持不下去,小手工業者更是食不果腹。
鹽、糧價格都是節節高升,百姓飢一頓飽一頓。
蘇州城丟了三次,士紳百姓們也被反覆劫掠著。
到如今,所有人都明白,這韃子比明朝的官狠多了。
繼續下去,早晚要被折騰的家破人亡。
眼看著如今明軍中興恢復,實力漸強,大家也都盼著明軍能夠徹底的掃除這些韃子,拔亂反正,重現光明。
牽羊擔酒,士紳地主們帶頭迎接王師。
王闖子看到這一幕幕,越發命令自己的老兄弟王猛把勇衛鎮把精氣神都打起來,有甲計程車兵排到前面,還把全鎮的戰馬集中起來,搞了幾個騎兵編佇列陣而行。
炮標還把大炮上綁上大紅綢花,架在馬車上,用馬騾挽著列隊前進。
王師的威武越發的令來歡迎計程車紳百姓們振奮,紛紛歡呼吶喊。
而勇士鎮計程車兵們也大受鼓舞,一個個胸脯挺的更高,頭抬的更高,臉上的表情也越發自豪了。
有人高呼萬歲!
“撫院,這明軍氣勢極壯,咱們只怕守不住啊,”
蘇州城被攻陷過三次,每次明軍撤離前都組織人手拆城毀牆填壕,明面上他土國寶連續三次用命奪回蘇州,可實際情況他自己知道,都是掏了銀子才贖回了城,明軍都是收足了銀子,然後拆的差不多了才走的。
明軍拆一次他修一次,拆一次修一次。
蘇州城在半年內被三拆三修,可畢竟都是倉促修補,許多地方都還修的很簡單,真要強攻,那都是薄弱之處。
土國寶望著城下明軍那氣勢,也是陷入沉思。
明軍的軍容齊整,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無數甲衣。
有甲和無甲是一支軍隊精銳不精銳的關鍵標誌,其實清軍如今的軍服大體還是沿襲自明朝邊軍,就連現在清軍所謂八旗,也不過是以前明軍的一種區分方式罷了。
明軍以旗幟來區分軍隊,按方位劃分出東南西北中等,而各個方向又以不同顏色標示,比如北方一般用黑色等,具體下來,就是一整套很嚴密的東西。
士兵們的軍服往往也會根據此有不同顏色,甚至還有主配色來增加種類標識等等。
所以過去在遼東,明軍和清軍的軍服、鎧甲大體上是差不多的,較明顯的區別就是韃子是剃髮拖辮。
現在朱以海的御營繳獲了許多清軍的衣甲,基本上也都是直接拿來使用的,也就是在外面加上一件罩衣馬甲。
“那些是斬馬大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