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超勇公爵(第2/3頁)
章節報錯
“賜三等超勇公鄭繼武紅寶石頂飾,四爪正蟒方補服,頂戴御賜額外准許花翎、紫貂、寶藍鍛袍。
賞銀兩千兩。”
大清如今的爵位分宗室和勳臣,各有一套體系。
臣子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然後各有三等,還有特殊的郡王,如三順王和平西王這四王,都是郡王。
五爵還各分三等,比如公爵就是由原五備禦之總兵官改來,一等總兵改昂邦章京,再改一等公等。
入關後,改昂邦章京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為阿思哈尼哈番,實際就是子男爵。
不過正式稱呼上是公侯伯三等世爵和精奇尼哈番、阿思哈尼哈番、阿達哈哈番、拜他喇布勒哈、他沙勒哈番五等世職。
這五等世職裡,前兩個實際就是子爵、男爵之意,後三個則分別對應漢名輕車都尉、騎都尉和雲騎尉。
最後一個他沙勒哈番舊名也叫半個前程。
說是分為世爵和世職,可實際上他的世爵和世職是一個體系,以半個前程為最低,湊滿兩個半個前程就升一級。
比如雲騎尉再湊一個就是騎都尉,再升一級,就是三等騎都尉兼一雲騎尉,然後再湊一個半個前程,那就直接就晉二等騎都尉,一直這樣往上升,升到一等侯兼一雲騎尉,再往上的三等公不兼雲騎尉,總共是二十七級。
王爵屬於特例除外。
甚至招降明將保留公侯伯等爵,其實也是不在他那個體系之內的,比如公爵一般就叫不言等公這樣。
清廷功臣爵位還有一個特點,就基本上不是世襲罔替的,而多是降等襲爵,甚至還有規定襲爵次數。
比如一等公一般是規定襲二十六次,但實際上視功勞大小,授封襲承數也不一定的。
授同等爵位和世職,又以滿州、蒙古八旗、漢軍人旗、漢人這樣排序,地位遞減。
且滿人重軍功,規定漢人文臣,不得封公侯伯三等。
如大漢奸范文程,入關後也不過封了個二等精奇尼哈番,也就是二等子爵。
而另一個大漢奸,如今經略湖廣六省的洪承疇大學士,卻連個半個前程的世職都沒有,歷史上直到順治十八年,順治駕崩,子玄燁嗣位,已經六十九歲的大學士洪承疇乞休致仕,朝廷幾經議論,議政王大臣會議最後才授了個三等阿達哈哈番(輕車都尉)世職,許世襲四世。
多爾袞直接給鄭繼武三等公,甚至還破例在爵位前加了個超勇的封號,更是極為了得。
“會不會恩寵太過?”
幾個大學士坐在那裡都心生妒忌,他們一個個連半個前程世職都混不到,這鄭繼武運氣也太好了。
“如今時局,越發需要這等忠勇能幹的人。”
多爾袞頓了頓,“鄭繼武是當初嚴我公招降歸附的,也是慧眼識人,應當予以嘉獎,他在江南整頓局面,也殊不易,如今局面也算是一點點好起來了。
便授封嚴我公三等騎都尉,許襲三次。”
“浙江總督李遇春也算有功,便授他個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三等男爵),準襲八次。”
“海鹽伯朱大綱授封為一等伯兼一半個前程,襲十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