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廢除帝號改元年(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此簡化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就這三種炮,那麼製造時更方便快捷,甚至炮彈使用時也更通用方便。
比如三磅炮基本都是霰彈,能和虎蹲通用,就攜帶一種規格彈藥,省去許多麻煩。
其它的各種什麼大小佛朗機啊威遠炮啊將軍炮啊竹節炮等等,都可以淘汰,或只用於後方守城,不用挪動,補給等也沒那麼麻煩。
畢竟幾百斤的佛朗機子母炮,打的最大鉛子也才一斤,射程還在百丈內。如果霰彈,有效射程更近。
他們就發揮不出火炮真正該有的威力。
天啟年間仿製許多紅夷炮,也稱西洋炮,甚至按重量劃分五六個等級,千斤以上一號西洋炮,五百以上一千斤以下二號西洋炮,五百斤的中號西洋炮,三百多斤的小號西洋炮,還有更小的。
崇禎年間,福建廣東仿照的紅夷炮越來越多,重量也越來越重,三千斤四千斤都有,此時已經完全能仿出十八磅長炮來。
不過崇禎一朝雖然曾經想打造一支火炮新軍,全面鑄造火槍火炮,但各種規格混亂,更兼後來登萊叛亂新軍出海投虜,後來就更廢掉了。
“杭州繳獲的那十門完好十八磅紅夷大炮,拔給御營水師定海鎮,裝備新式大鳥船上。其它炮,虎蹲可留下分給御營,充做哨屬炮,一哨配兩門,霰彈近戰支援。”
“其餘各種臼炮、威遠炮、佛朗機等,統統運去舟山,增強舟山城防和要塞岸防火力。”
從澳門來的那二十六門三磅炮,先拔給御營步軍的旗手、勇士諸鎮,至於剩下的二十五門24磅炮,全劃入神機鎮,組建攻城炮標。
舟山籌建的火炮廠,暫定五個廠,一廠就專門鑄造24磅長炮,二廠鑄12磅炮,三廠鑄3磅附屬炮,四廠則鑄哨屬虎蹲炮,五廠鑄岸防城防的要塞大炮。
澳門來的那些炮手,朱以海給的待遇很高,要求每人帶兩個明軍助手,言傳手教,要包教包會,朱以海給這些炮手每月九兩銀子餉錢,另外再給一兩教練費。
一個月就是十兩銀子,比明軍一等兵的四兩五高了一倍。
但做為技術兵種,他們享受的是士官待遇,而明軍的炮手出師合格,成為教練的話,也一樣拿到補貼。
一門大炮花了五千兩銀子買來,朱以海哪會捨不得再出十兩銀子一個月配個炮手。
各鎮總兵本來都很眼紅杭州繳獲的這幾百門炮,想一家分個幾十門,誰料最後是這個結果。
眾人大炮轟兮的夢想破滅,只好轉而對著繳獲的鎧甲刀槍等下手。
你爭我奪的甚至找朱以海主持。
朱以海倒是很公平,一萬多套各式鎧甲,好的基本上都分給御營各鎮了,剩下一些才給了京營和浙營。
京營每鎮也只分到了一千套,其中較好的綿甲也只有一半左右,也就夠新裝備兩個戰兵營的,為各營增添了兩成的披甲率。
這個中秋節,所有人都很高興,就算是京營和浙營,也一樣各分到了兩千套鎧甲,和許多刀槍,個個滿意。
首輔在中秋晚上的慶祝宴會上,帶頭奏請,請改元更新,上年號紹天,以今年為紹天元年,頒監國紹天大統歷。
去年是崇禎十七年,今年本是弘光元年,但現在大學士們的奏請,卻是等於要廢弘光年號,甚至等於要承諾崇禎之後的弘光朝,更別說當過五天監國的潞王。
崇禎十七年之後,是魯監國紹天元年。
之前朱以海還遙尊弘光為聖安皇帝,也採用了弘光元年的年號,現在大學士們在拿下杭州後突然如此奏請。
是飄了,還是本該如此?
朱以海手裡端著酒杯,看著一眾文臣武將們期盼的眼神。
“準,便以今年為監國紹天元年,改元更新。”
隨著朱以海的回覆,大明朝也就正式不再承認弘光帝朱由崧的帝位,就如朱棣靖難之役奪得皇位後,他的他的子孫皇帝們,也都絕不承認建文的皇帝之位。
景泰帝就運氣稍好,雖然英宗奪門復位,廢其帝位,但是他兒子憲宗繼位後,仍恢復了叔父景帝皇帝之位追諡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弘光時還曾給他上廟號代宗。
弘光帝本來是合理合法的,但不到一年就崩滅,在時人看來弘光和弘光朝都是有罪於大明,有罪於國家、人民的。
如今形勢一片大好,大家也就不願意再承認弘光帝和他那拉垮的弘光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