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讓箭飛一會(第2/3頁)
章節報錯
方國安部下的軍官,從總兵官方元科馬漢,到方任龍等,總共是十三員總兵官,副將參將遊擊等一百多員。
至於說都司守備千總把總等更是眾多。
從這也以看出些方國安的野心和驕橫了,他自己不過是個總兵官,可卻自行任命了十三個總兵官,副將遊擊等一百餘員,這些可都是他自行任命,然後就給紹興行在發了一道通知而已。
印信什麼的,全是自己刻印的。
反正,完全就是軍閥作派。
方元科等這些將領軍官,基本上都是跟著方國安徵南多年的部下,說實話,也都是些經驗豐富的軍官了。
不過這些人身上方國安的烙印太深,行事作派完全就是另一個方國安。
殺了可惜。
留之無用。
倒是成了雞肋,暫時放又不能放,也只能先繼續留著。
這個時候,朱以海越發的慶幸自己當初舉旗後,沒留在臺州,或者說去紹興,而是東奔西走,甚至北伐三吳,若是當初留在臺州,在行在做個監國,那麼現在他也就沒有底氣敢那般面對方國安。
甚至就算一時得幸誅殺了方國安,但對他的這幾萬部下,可能也只能儘量安撫甚至是封賞,然後拉攏為已用吧。
畢竟亂世之時,多一些兵馬,也就多一份力量。
幸好他如今手底下有一支更可靠的御營親軍,雖然其中新兵不少,但終究這支兵馬是他一手拉起來的,所以他完全可以不在意方國安,和方國安的部將們。
甚至錢塘江的各路義軍,他也可以從容的安排遣散。
城郊。
勇士鎮總兵官劉穆赤著膀子揮舞著一把百多斤重的大關刀練氣力,這把沉重的大刀雖非他上陣之兵,但平時用來打磨力氣卻極不錯,在他手中卻能舞出花來。
一通大刀舞畢,劉穆收刀。
“父親!”
衝了個澡換身衣出來,劉肇績兄弟倆卻已經在等他了。
爺三坐著聊了會,劉穆若有所思。
“看來幸虧咱們在富陽碰上監國誅方國安這事,否則估計咱們爺倆也難逃被整編或遣散的結果。”
“真要把各路義軍全遣散?”
劉穆捏著拳頭,“什麼義軍,不過是群烏合之眾罷了,就跟繆法信招的那營人馬一樣,打仗從來沒贏過,逃跑從沒輸過,搶掠從沒落後過,你說這種所謂義軍有什麼用,別說監國瞧不上,我也瞧不上。”
劉家招的人馬,以劉氏族人為主,然後是劉穆的親戚朋友門生舊部等,他自己是做過副總兵的,所以對部下管理較嚴格些,雖也免不了徵糧勸餉,可總好過抄掠搶劫,更別說真打起仗來,劉家的兵還是能打敢衝的。
“殿下調你們進千牛鎮,你們可得好好用心效力。”
“父親放心,千牛鎮新建,我們也算是骨幹。”
劉穆如今自己是御營勇士鎮的總兵,兩兒子都被調到御營千牛鎮任職,還授千牛刀,侍衛監國,這可是好事,說明監國很信任他們父子,否則哪有這機會。
“我聽說張名振當初就因為背刺赤心報國,結果便深得監國信任,如今更是拜兩江提督加封鎮東伯,張公是我輩楷模啊。”
張名振做石浦遊擊的時候,他是應天水師副將,現在人家張名振那是兩江提督鎮東伯兼兵部侍郎,據說是軍中最得監國信任的左膀右臂。
“他孃的,不就是刺字嘛,這有什麼,老子也能刺啊,找個會紋身刺字的來,給老子也刺上,你們哥倆也一起刺。”
劉穆微微有些不服氣,他跟張名振其實也算老朋友了,他們畢竟都是江南人,後來一起在京城闖蕩,他在北京考上了武狀元,張名振也發跡進了京營,可如今,竟然遠遠不及了。
劉穆親兵還真馬上去給他找來了刺字的人,明末時百姓也很喜歡刺字紋身,特別是那些什麼遊俠少年,或是打行的混混們,不刺青紋身,怎麼在江湖上混。
所以各地都有不少專門刺青的鋪子。
“給我刺字,刺上赤心殺賊四字。”
那人手藝高超,很快,就在劉穆背上刺了四個大字,赤心殺賊,很大很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