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倒戈相向陣前驚(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的幾個親信也都勸說他降清,因為此時確實看不到希望了,當年他們在淮北劉澤清麾下時,兵馬比現在強多了,可面對清軍仍然連一戰之力都沒有。現在二張號稱萬人,可都是些什麼烏合他們很清楚,流民乞丐和強拉的壯丁,既沒訓練又缺甲械,更別說鬥志,上萬人圍張國柱千把人,怎麼都打不下。
“想不到黃提督大軍居然如此潰敗。”張士儀感嘆著,義陽王監國小朝廷,就靠黃蜚的這支兵馬撐場面了,想不到居然在蘇州城下一仗未打就被嚇潰了,黃蜚都死了。
“降吧,將軍。”
張士儀見手下諸將都請降,也只能感嘆時也命也。
“若要降清,張鵬翼兄弟只怕不允。”
“那就騙來殺了,然後裹脅其部一起投降。”有人喊道。
張鵬翼字效先,浙江紹興人,崇禎末,為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副將,吳三桂向清軍投降,引韃虜入關,張鵬翼與弟張繼榮不恥,帶領一些部份南下,弘光授淮安總兵。
後來與淮安巡撫擁義陽王崇明監國,其部眾雖少,但紀律嚴明,張鵬翼兄弟更是有萬夫不當之勇。
他的兵不管到哪,從不入私宅,晚上入城,寧肯站一晚上,都會闖民宅,更別說搶掠百姓。
只可惜這支曾經的關寧精銳此時太少,僅幾百人,否則十個張國柱也頂不住張鵬翼兄弟倆。
“好!”張士儀陰著臉沉聲道。
張鵬翼半夜見到張士儀派來的家丁請他過去議事,不由皺眉。
“哥,張士儀要反。”張繼榮直接道。
張鵬翼其實也早看出苗頭不對了,張士儀跟張國柱的關係他是清楚的,這兩天攻城,張士儀明顯是出工不出力,而且他也發現他在跟張國柱私下聯絡。
“大哥,黃帥兵敗自殺,吳志葵投降是真的嗎?”
“大概是吧。”張鵬翼道。
“我這就喚起兄弟們,打進張賊營中,將他砍了。”
張鵬翼叫住兄弟,“張士儀既已降賊,只怕早有準備,況且現在殺了他也沒什麼用,叫上弟兄們,我們走。”
“去哪?”
“不是傳說魯監國九弟江南提督朱武剛攻下了蘇州嗎,我們去投他。”
張鵬翼手底下號稱五千兵,但在劉河堡留下了兩千人圍困,這些天打太倉折了不少,突然傳來的黃吳二將大敗的訊息,又讓手下新兵跑了不少。
兄弟二人真正能打的,也就那五百關寧舊部了,其它的大多是招募的流民、百姓,根本沒什麼戰鬥力。
在這裡跟張士儀張國柱打,沒什麼意義,反而有可能被他們拖住,到時被趕來的韃子圍住。
仔細思考了一會後,張鵬翼決定去投魯監國,也不回崇明瞭,他對自己曾經擁立的義陽王早失望透頂。
但他更不願意降韃子。
如果他願降,當初隨吳三桂降虜,現在估計浙江總督就不是張存仁而是他了,畢竟張存仁當年也是吳三桂的副將。
兄弟倆砍了張士儀的家丁,召集了手下五百關寧舊部,也不要其它的新兵,收拾了東西便離趁夜離營。
張士儀接到訊息時,部下要去追殺,被他攔住了。
“窮寇勿追,不要管他。”
其實張士儀也很清楚,以他手下那些慫兵,真要強行追擊張鵬翼兄弟,只怕他不僅留不下他們,還可能要吃大虧。
張鵬翼不肯降,要走隨他走,只要不妨礙他就行。
“把張鵬翼的人馬都收編了,再派人去把劉河堡下的那兩千人也收編了。”
天亮時,張士儀帶著近萬人,向太倉城中千把人的張國柱投降。
張國柱大喜,趕緊奏捷,稱自己面對義陽王數萬賊逆圍攻數日,率千餘將士拼命反擊,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率敢死隊五百出城夜襲敵營,大敗張鵬翼兄弟,殺其數千,併成功勸降總兵張士儀率部歸降。
為了湊夠他謊稱的斬首張鵬翼部數千,張國柱派兵出城,到鄉下屠殺百姓,提著首級回城,然後稱是斬殺的張鵬翼兄弟部眾。
張士儀投降後也識趣,把原張鵬翼留下的這幾千人馬,二一添作五,哥倆一人一半,各得兩千。
在嘉定的博洛很快得到張國柱太倉大捷的塘報,他的桌上還有一封捷報,是江寧巡撫土國寶奏報,稱他在嚴我公李遇春等部綠營的支援下,夜襲偽軍,成功奪回了李率泰丟失的蘇州城,蘇州的偽軍大潰,正四下逃散潰走,偽提督朱武倉惶敗走,不少部眾紛紛請降歸附。
江南再次安定!